81家公司、逾400萬合格投資者見證歷史時刻
經過緊張備戰,中國證券市場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鐘聲將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敲響。11月12日,北交所正式宣布,開市各項工作已準備就緒,定于2021年11月15日開市。屆時,首批81家公司、合計400余萬戶投資者、券商、公私募基金將見證資本市場歷史時刻。
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北交所的設立有三方面作用,一是有利于強化市場基礎功能,支持企業依托資本市場實現創新發展;二是有利于打造長周期全鏈條服務體系,更好地滿足企業差異化需求;三是有利于形成資源聚集效應,優化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生態。該人士進一步表示,隨著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我國涌現出一大批具有創新潛質和能力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北交所以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為使命,市場品牌效應將引導各類中介機構、投資者積極參與,凝聚地方政府合力,促進形成科技、創新和資本的聚集效應,進一步優化圍繞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特色生態圈。
開源證券中小企業服務部負責人彭海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北交所定位于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可以彌補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的短板,讓更多企業享受到資本市場的服務。登陸北交所的企業可以得到資本市場的助力,加速企業的發展,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作為服務創新性中小企業的主陣地,北交所未來應從入口和出口等方面做好重點管控:一是把好入口關。北交所在準入環節應加強對上市公司質量的把關和篩選,選擇真正有創新和增長潛力的好企業進來,對創新型中小企業建立清晰的選擇標準導向;二是完善中間環節。建立上市后的配套機制,為交易者和做市商提供衍生工具和手段,建立做空機制,例如推出市場指數和ETF基金、融資融券、股票期權等衍生金融工具,為做市商和交易者提供市場對沖機制;三是管好出口。北交所應論證和實施嚴格的退市機制,實施更為嚴格的信息披露,通過降層或直接退市實現優勝劣汰。
北交所開市前的準備工作已全部就緒。
制度規則方面,51件業務規則已發布,涵蓋發行上市、融資并購、公司監管、證券交易、會員管理以及投資者適當性等方面,形成了北交所自律規則體系。
機構設置方面,北交所部門設置和人員安排已經到位,上市委員會、并購重組委員會、復核委員會、紀律處分委員會等四個委員會已完成組建。
技術系統方面,投資者適當性功能已調整上線,交易行情、發行配售、監察管理、業務辦理等技術開發和測試已完成。中國結算已完成股轉賬戶標識改造,深證通已完成通信系統服務器擴容。各證券公司、信息商和基金公司已完成柜臺系統、周邊系統和行情系統改造,兩次全網測試均順利通過,開市前通關測試在11月13日完成。據悉,券商針對北交所進行了全面的升級改造和配置。前端提供便于投資者開展北交所交易的通用交易界面、快捷入口及專用入口,設立獨立板塊用于揭示北交所行情內容,并與滬深市場同級別。“投資者需要更新升級APP,不然只能看到單個股票的行情,但是無法集中在‘北證’這個新條目下。”為了保障11月15日當天交易系統平穩運行,有券商對交易系統容量提前進行了擴容,并制定了專門的應急預案。
北交所開市首日,81家首批上市公司將集體亮相。整體看,首批上市公司充分體現了北交所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
申萬宏源首席分析師劉靖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預計北交所開市后,更多機構投資者加入,流動性將明顯改善,價格發現功能得到增強,并且有助于拉動創新層和基礎層的投資,形成市場正向良性循環。由于北交所不是完全新設市場,而是從精選層平移,因此短線套利不是重點,應以長期積極的心態分享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成長回報。
北交所表示,下一步將緊緊圍繞服務中小企業這個定位,牢牢把握支持創新發展這個關鍵,始終聚焦打造“主陣地”這個方向,推進各項制度落地實施,為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記者 高欣 高偉 北京報道)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