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胡美靜 記者 彭婷婷)近日,日本雜貨品牌無印良品下調2022財年業績預期,預計截至8月底的歸母凈利潤或同比下跌20%。其母公司良品計劃社長堂前宣夫表示,占營收約三成的中國市場等業務也將惡化。曾在中國市場上如神話一般的無印良品,漸漸落下神壇,與之相對應的,是頻繁被曝出的產品質量不達標、網店客服服務態度差等問題。
業績預期降低
近日,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劃發布的2022財年上半年財報顯示,預計截至8月底的2022財年營收同比增長3.6%至4700億日元,經營溢利同比下降10.5%至380億日元,歸母凈利潤同比下跌20.4%至270億日元。
與初始預期相比較,營收、經營溢利和歸母凈利潤分別減少了100億日元、70億日元及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億元、3.5億元及2.5億元)。良品計劃表示,下調全年業績預期是由于日本和中國大陸市場的業績預期降低。
盡管如此,中國依舊是無印良品頗為看重的市場。自2012年起,無印良品在中國以每年30間至50間店鋪的速度擴張。數據顯示,近半年內,無印良品在中國大陸地區新開門店23家,關閉6家,凈增17家門店,截至2月28日,總計有316家門店。而2021財年全年無印良品在大陸凈增門店為25家。此外,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市場近兩年的門店數量并未有太大的變化。
與門店數量快速增長相比,無印良品在中國的業績表現卻并不理想。堂前宣夫表示,本次下調預期的原因是日本服裝銷售低迷導致大部分商品被迫降價處理,利潤率隨之受損。此外,受疫情反復影響,占營業收入約三成的中國等東亞業務也將惡化。
因質量問題屢上黑榜
實際上,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逐漸“失寵”的原因,不只是受疫情反復影響這么簡單。近幾年,無印良品多次被曝存在產品質量不合格等問題。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自2020年以來,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共有七條行政處罰信息,涉事商品包括運動鞋、背帶裙、櫸木衣架、低型餐桌、浴巾、膨化食品等:今年3月,該公司因生產、銷售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被罰超3萬元;去年7月26日、4月29日,因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僅限條例)產品,分別被罰款約27萬元和3.8萬元;去年4月2日,因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被罰約1.3萬元;2020年10月28日,因生產經營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被罰款5萬元……
此外,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成都錦江區第三分公司、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石家莊分公司等也曾被曝存在產品質量問題,涉事產品包括硬殼拉桿箱、大容量超聲波香薰機、襯衫、男士棉運動鞋等。
中國商報記者瀏覽網絡問答社區知乎發現,無印良品的顏值使其自帶光環。很多知乎網友都反映,無印良商品的設計很精致,迎合了很多極簡主義消費者的喜好,屬于“比一般商品的設計強一些,但價格卻貴了很多”。同時,記者采訪多位消費者發現,無印良品已成記憶中的品牌。
“當時身邊同學都在用,10塊錢的一支筆,從書包里拿出來感覺特有面兒。”來自北京的消費者秦女士對記者介紹,自己高中時期經常購買無印良品的文具類產品,但近幾年都沒有再購買過無印良品的商品了。
“已經忘了上次買無印良品是什么時候了,炒作得很厲害,但實際質量一般。”來自河北的高女士則對記者表示,無印良品的信紙、護膚品和衣服都買過,其中信紙和護膚品無功無過,但衣服質量一般,總體性價比低。此外,還有多位受訪者表示,無印良品的商品“好用”,但已經很久沒有買過了。
盈利能力遇挑戰
除了產品本身質量不合格、性價比低等問題,還有消費者吐槽無印良品線下店的購物環境略差。
說到無印良品的線下購物環境,很多消費者便會拿其與宜家、名創優品等進行比較。其中,無印良品和宜家在設計風格上均以簡約、自然為主打,且兩個品牌都來自國外,曾一度在國內受到大眾的歡迎。而同樣主營家居零售,商業模式對標無印良品的名創優品,則被視為高配版“10元店”。盡管無印良品近年來已多次下調部分產品價格,并嘗試不同的零售業態,但從目前的價格和產品調性來看,其依然屬于一個相對高端小眾的品牌。
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顯示,截至4月21日,無印良品的滿意度為三顆星(共五顆星),共有534條投訴,多涉及網店服務問題,包括“售后處理速度慢,遲遲不退款”“物流沒有更新,衣服一直沒收到,至自動交易成功”“在明知物流公司不攬件的情況下仍填寫單號虛假發貨”“發貨錯發,客服態度服務極品差,審核時間慢”……在線下門店客流因疫情影響大幅減少的背景下,如何提高線上渠道競爭力以帶動經營收益增長,也是無印良品需要面對的一大挑戰。
4月21日,中國商報記者就下調本財年業績預期凈利潤,公司產品質量如何把控等問題致電無印良品客服中心電話。接電人員表示對前述情況尚不知情,將向專員進行反饋。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任何回復。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