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但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面對風險挑戰,如何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的目標任務落實到位,如何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經濟日報記者近日專訪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讓我們一起聽聽5位部長怎么說。
如何評價當前我國經濟運行情況?
寧吉喆:當前,我國經濟運行持續恢復、穩定回升,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已經完成,“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展現了中國經濟強大的防險能力、抗壓韌性和發展活力。
“三個率先”世人矚目。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世界上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預計2020年經濟增速將達到2%左右,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三大實力”躍上新的大臺階。經濟實力大幅躍升,預計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萬億元。科技實力不斷加強,探月工程、北斗導航、深海探測、量子計算、大飛機制造、5G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糧食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制造業規模連續11年居世界首位。
“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效果顯著,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取得成效。
“六穩”“六保”明顯見效。穩就業保就業保民生目標實現,前11個月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保市場主體穩預期穩金融看到實效,全國市場主體達1.3億戶;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取得成效;保糧食安全保能源供應保基層運轉任務得到落實。
如何把握好2021年宏觀政策的時度效,讓宏觀政策更加精準有效?
寧吉喆:一是把握好宏觀政策的方向,保持政策的連續性,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優先就業的政策。
二是把握好宏觀政策時度效,保持政策的穩定性,避免“急轉彎”。隨著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一些臨時性救助政策要穩妥退出,必須堅持穩中求進,繼續落實“六穩”“六保”工作任務和政策措施;投資政策如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專項建設債券總體穩定。
三是把握好宏觀政策的節奏,保持政策的可持續性,瞻前顧后、統籌安排。宏觀調控要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開放增加發展動力,促進經濟轉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軌道。
四是把握好宏觀政策的重點,提高政策的精準性,科學有效實施。宏觀政策加強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結構調整、綠色發展、收入分配調節的支持。
五是把握好宏觀政策的目標,增強政策的協調性,維護經濟正常運行。宏觀政策要鞏固經濟恢復基礎、熨平經濟波動,促進經濟增長、就業、價格等經濟運行指標回歸合理區間,要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主要手段,發揮好就業、產業、投資、消費、環保、區域等政策作用,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如何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
王志剛:從自力更生、自主創新到科技自立自強,實際上是一脈相承的。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科技是關鍵變量。高質量發展就是要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工作的邏輯起點,走出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路子。
要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科技。圍繞產業鏈來布局創新鏈,重點解決“卡脖子”短板問題。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就是要下好先手棋、塑造新優勢。這兩件事要同時做。
自立自強,并不排斥開放合作。不管國際形勢怎么變,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科技歷來走在開放的前列。但開放合作也要以自立自強為前提。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開放合作,必須把自己做強,才能平等、有尊嚴地開展國際合作。
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要堅持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要堅持“四個面向”的戰略方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推動基地、項目、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提升科技創新的體系化能力。通過深化改革,破除制約創新發展的制度性障礙,激發科研人員的創造性和創造力,為科技自立自強營造良好的法律制度和社會文化環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何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如何部署推進這項工作?
王志剛:戰略科技力量主要是指對國家發展和安全起到戰略支撐、戰略引領的力量,能出大成果,作出大貢獻,在維護國家戰略利益的關鍵時刻,必須沖得上去,召之能戰,戰之則勝。
當前,我國發展的內外部環境都發生深刻變化,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經濟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遭遇逆流,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科技創新已成為大國博弈的角力場。進入新發展階段,搶抓重大戰略機遇,有力應對風險挑戰,迫切需要我們打造一支體現國家意志、服務國家需求、代表國家水平的“科技王牌軍”。
近年來,我國在若干戰略必爭領域實現“后發先至”,關鍵核心“卡脖子”技術攻關全面實施,疫情防控科研攻關讓全國科技界經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考”,更加凸顯了培育建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黨中央部署,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系統謀劃和頂層設計,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發揮好高校和科研院所國家隊作用,培育更多創新型領軍企業,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區域創新高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減污降碳之間的協同效應。減污與降碳的協同點在哪里?如何推進這項工作?
黃潤秋:首先,我們國家的能源結構是以高碳的化石能源為主,占比達到約85%,其中煤的占比達到57%。化石能源燃燒不但是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同時燃燒產生的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也是當下大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因此,調整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不僅可以減少碳排放,同時也可從根源上降低污染物排放。
其次,我們已經具備較好的減污降碳協同基礎。我們有法治基礎,2015年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增設專門條款,要求實施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協同控制。我們有體制基礎,2018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把應對氣候變化職能調整至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在體制機制上打通了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的管控。我們有行動基礎,近年來實施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大力推進污染物減排和環境質量改善,協同推動能耗強度和碳排放強度下降,積累了不少經驗。
下一步,我們將創新思路舉措,統籌推進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一是強化頂層設計。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扭住以降碳為源頭治理的“牛鼻子”,統籌謀劃一批推動經濟、能源、產業等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
二是強化政策協同。聚焦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加強源頭治理、系統治理、整體治理,突出精準、科學、依法“三個治污”。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建設。建設清潔低碳能源體系,把發展非化石能源、削減化石能源消費總量作為治本之策。加大交通運輸結構優化調整力度,推動公轉鐵、公轉水和多式聯運。
三是強化工作統籌。統一政策規劃標準制定、統一監測評估、統一監督執法、統一督察問責,為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提供支撐保障。
“十四五”時期,如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黃潤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這里的“深入”我理解有兩層含義:一是觸及的矛盾和問題將層次更深、領域更寬,對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要求更高,攻堅戰要延伸深度、拓展廣度。二是要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要創新和探索攻堅戰新的思路和舉措。如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初步有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是要進一步強化源頭治理、整體治理和系統治理。
二是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科學是基礎,精準是要求,依法是手段。要把握好環境治理的科學規律,提高治理的針對性有效性,做到問題、時間、區位、對象、措施“五個精準”,以法治的武器治理污染,以法治的力量保護生態環境。
三是推動攻堅戰在關鍵領域、關鍵指標上實現新突破。這方面,我們總的思路是“提氣、降碳、強生態,增水、固土、防風險”。
“提氣”就是以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為主線,進一步降低PM2.5和臭氧濃度,提升空氣質量。“降碳”就是降低碳排放,制定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強生態”就是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和治理,強化生態監管體系,堅決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增水”就是以水生態改善為核心,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治理,繼續增加好水,增加生態水,提升水生態,大力推進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建設。“固土”就是以土壤安全利用、強化危險廢物監管與利用處置為重點,持續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防風險”就是牢固樹立底線意識、風險意識,緊盯“一廢一庫一品”(危險廢物、尾礦庫、化學品)等領域,有效防范和化解生態環境風險。
四是大力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形成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激勵有效、多元參與、良性互動的“大環保”格局,實現從“要我環保”到“我要環保”的歷史性轉變。
我國糧食產量已連續6年穩定在13000億斤以上,在這樣的高起點上,糧食是否還需要繼續增產?如何確保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唐仁健:糧食生產是“三農”工作“要害中的要害”。盡管糧食生產這些年總體形勢不錯,已經實現了“十七連豐”,但是不能因此有絲毫放松。必須清醒認識到,糧食供給仍然處在緊平衡狀態,要始終把糧食生產這根弦繃得很緊很緊。
今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開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又是建黨100周年,保持糧食生產穩定意義尤其重大。因此,農業農村系統也要立下“軍令狀”,全年糧食產量要確保在13000億斤以上,力爭穩中有增。具體要做到“兩穩一增”:穩口糧,就是要確保口糧絕對安全,南方雙季稻2020年擴種面積要穩住,同時要提高單產。黃淮海和西北地區小麥面積要力爭有所恢復。穩大豆,就是要繼續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力爭面積穩定在1.4億畝以上,確保豆制品等食用大豆國內自給。增玉米,就是要重點擴大東北地區和黃淮海地區玉米面積。
在確保產量的基礎上,要著重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關鍵在于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推動產能穩步提升,確保需要的時候產得出、供得上。特別是要抓住種子和耕地這兩個要害,持續推進種業科技創新,保護好耕地數量,提升耕地質量。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將采取哪些舉措?
唐仁健:到2020年年底,脫貧攻堅戰全面收官,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得到解決,創造了人類反貧困史上的奇跡。但也要認識到,雖然脫貧地區面貌和群眾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橫向看,脫貧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還相對落后,脫貧群眾收入水平仍然較低,農村還有不少收入略高于貧困線的邊緣戶,一遇到波動,很容易返貧或致貧。
脫貧攻堅收官之后,接下來要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用鄉村振興的辦法來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確保欠發達地區和農村低收入人口跟上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步伐。為做好銜接工作,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要做好過渡期內領導體制、工作體系、發展規劃、政策舉措、考核機制等有效銜接,從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扶上馬”再“送一程”。
下一步,將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抓緊研究制定銜接工作的配套文件。明確脫貧攻堅期內各項政策延續調整優化的具體安排,加快健全完善有效銜接的政策體系。二是支持脫貧地區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壯大。以脫貧縣為單位規劃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實施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提高市場競爭力。三是持續改善脫貧地區基礎設施條件。繼續加大對脫貧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加快補上水利、道路、電力、能源、網絡等方面短板。四是借鑒脫貧攻堅的辦法推進鄉村振興,把脫貧攻堅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經驗移植過來。
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現狀如何?在工業基礎上存在哪些短板,怎樣補短板鍛長板?
肖亞慶:我國是制造業大國,擁有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產業規模和配套優勢明顯,產業鏈供應鏈有較強韌性,但仍存在基礎不牢、水平不高的問題,一些基礎產品和技術對外依存度高、關鍵環節存在“卡脖子”風險,高端通用芯片、機器人高精度減速器等高端產品供給不足。這些是建設制造強國必須要啃下來的“硬骨頭”。
下一步,工信部將圍繞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重點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補短板。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聚焦產業薄弱環節,開展關鍵基礎技術和產品的工程化攻關。加強全面質量管理,支持企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布局建設一批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加大產業共性技術供給,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二是鍛長板。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打造新興產業鏈,聚焦產業優勢領域深耕細作,培育打造一批先進制造業集群。
三是強企業。落實好各項惠企穩企政策,推動優化市場環境,支持大企業做強做優,培育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鏈主”企業。支持中小企業提升專業化能力,形成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工信部將采取哪些具體舉措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
肖亞慶:2021年,工信部將圍繞“政策、環境、服務”三個領域,聚焦“融資、權益保護”兩個重點,緊盯“中小企業專業化能力和水平提升”一個目標,著力構建中小企業“321”工作體系。
具體包括,狠抓政策落實以及環境和服務優化。深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第三方評估,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一體化平臺,健全中小企業志愿服務體系,深入培育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
加強融資服務和權益保護。加強政銀企對接,深化產融合作,研究完善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降費獎補政策,加強對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政策引導。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防范新增拖欠。
實施中小企業專業化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力爭通過3年至5年時間,遴選公告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十萬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帶動孵化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
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實施企業管理創新提升專項行動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推動龍頭企業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合作,加快形成創新協同、產能共享、供應鏈互通的融通創新產業生態。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