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西安絲綢之路金融中心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
《西安絲綢之路金融中心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已經2020年市政府第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0年3月25日
西安絲綢之路金融中心發展行動計劃
(2020—2022年)
為加快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落實《西安絲綢之路金融中心發展規劃》,打造千億級現代金融產業,增強絲綢之路金融中心的戰略支點作用,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扎實”要求,服務“三個經濟”發展,圍繞西安絲綢之路金融中心功能定位,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新發展理念指引高質量發展,加大金融對全市十項重點工作的支持,突出政府引導、激發市場活力、加強資源集聚、夯實安全保障,開啟絲綢之路金融中心發展的新局面。
二、行動目標
——金融組織體系進一步完善。銀行、證券、保險及總部型功能性金融機構進一步集聚,法人金融機構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形成牌照齊全、門類豐富、結構合理、功能互補的現代金融組織體系。
——資源配置效率進一步提升。境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利用水平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大幅提升,“龍門行動”計劃取得突破。區域股權、文化產權、大宗商品等市場交易機制進一步完善,交易活躍度明顯增強。
——服務實體能力進一步增強。圍繞全市十項重點工作部署,加大對“三個經濟”、先進制造、科技創新、文化建設、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等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融資成本,提升服務效率。
——金融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高新區金融核心區功能地位顯著增強,西安金融商務區建設機制有效改進,西咸新區金融功能承載力明顯提升,金融小鎮功能發展特色更加彰顯。
——金融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金融政策、金融人才、信用體系等環境進一步改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政府服務效能大幅提升,金融風險防范能力顯著增強。
三、重大行動
(一)金融機構壯大行動
1.具體目標。全面提升本地金融機構的規模實力、品牌影響力、資本市場利用能力,爭取到2022年金融機構總數達到200家。
2.推進措施:
(1)加大法人金融機構新設力度。爭取“一行兩局”等金融監管部門支持,爭取各類持牌金融機構在西安注冊成立,重點推動設立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外資證券、人身險、農業互助保險等法人金融機構,填補金融牌照空白。(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各區縣、開發區;支持單位: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陜西銀保監局、陜西證監局、人行西安分行營管部)
(2)大力引進總部型功能性金融機構。吸引境內外各類金融機構設立法人總部、區域性總部、專業子公司、金融功能中心,推進中國銀聯運營中心、人行數據中心、郵儲銀行研發中心、工行軟件開發中心及北方數據運營中心等項目選址工作。舉辦各類招商推介活動,宣傳西安金融發展環境及政策,擴大招商引資范圍。(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西咸新區,各區縣、開發區;支持單位: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陜西銀保監局、陜西證監局、人行西安分行營管部)
(3)促進本地法人金融機構做大做強。西安銀行依托上市平臺資源,進一步擴大資本實力,強化中小銀行標桿地位,不斷提升市場價值。長安信托增強國有金融資本控制力,提升市場核心競爭力。支持長安銀行赴深交所上市。秦農銀行、西部證券、開源證券、永安保險、陜國投、西部信托、朱雀基金、比亞迪汽車金融等法人金融機構完善治理結構,提升經營效率和核心競爭力。(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財政局;支持單位: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陜西銀保監局、陜西證監局、人行西安分行營管部)
(4)整合優化本地國有金融資源。組建注冊資本不低于300億元的市級國有金融資本運營管理平臺,推動國有金融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金融機構集中。理順市屬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機制,進一步規范各級各類金融平臺公司發展。(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金融工作局、市國資委,各區縣、開發區)
(二)資本市場筑基行動
1.具體目標。搶抓科創板試點注冊制和創業板、新三板改革新機遇,推進落實企業上市和并購重組“龍門行動”計劃,構建與境內外證券交易所對接合作機制,全面提升本地企業資本市場利用水平,做大做強上市公司“西安軍團”。爭取到2022年全市境內外上市企業達到110家,儲備擬上市企業達到380家。
2.推進措施:
(1)搶灘發力科創板。構建優質企業發現機制,加強對擁有“硬科技”特質、掌握核心技術、行業地位領先、市場認可度高的“四新企業”的挖掘,實施“一企一策一專班”,加快企業登陸科創板。(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科技局,各區縣、開發區;支持單位:陜西證監局)
(2)加快企業上市發展步伐。圍繞“6+5+6+1”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推動符合條件的本地企業到主板、創業板和新三板上市掛牌,加大對企業上市的獎補力度。編制上市公司“西安指數”,綜合評價上市公司運行情況,為上市公司板塊擴容、質量提升提供支持。鼓勵本地上市公司利用增發、配股等方式實現資本市場再融資,創新“上市公司+產業基金”等方式開展產業整合、拓展產業鏈,打造行業龍頭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支持企業健全財務管理、規范信息披露,增強上市公司質量和資本市場表現。爭取到2022年打造千億市值上市公司2—3家,全市上市公司總資產規模達到7000億元以上。(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各區縣、開發區;支持單位:陜西證監局)
(3)加強與境內外資本市場聯系。加強與上交所、深交所、全國股轉系統的合作,推動在西安設立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搭建集企業上市培育、融資對接、人才培養于一體的資本市場服務平臺。推動建立與香港交易所、倫敦交易所、納斯達克交易所、中歐國際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多倫多交易所等的常態化聯系合作機制,支持符合條件的本地企業赴境外資本市場上市。(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各區縣、開發區;支持單位:陜西證監局)
(4)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提高直接融資在社會融資總量中的占比。搭建企業直接融資項目庫,利用好銀行間和交易所債券市場,推動國有企業、中小企業發行企業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等融資工具,構建合理的風險分擔機制,提升企業發債融資能力和水平。(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發改委,各區縣、開發區;支持單位:陜西證監局)
(5)加快打造創投之都。積極落實“創投十條”,推動股權投資機構登記注冊便利化,構建全國領先的創業投資環境。積極發揮政府投資基金的引導示范作用,吸引境內外機構設立創投基金、產業基金、天使基金等各類基金,促進科技資源與創投資本深度融合。(責任單位:高新區、市財政局、市金融工作局)
(三)科技金融催化行動
1.具體目標。引導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硬科技”產業領域,提升科技型企業綜合金融服務水平,構建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爭取到2022年實現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額超過600億元。
2.推進措施:
(1)完善科技金融投融資機制。創新“政銀保擔投”多種合作形式,積極推動投貸聯動、投保聯動等新模式,提升服務科技型企業創新的能力。創新政府與社會資本的共贏機制,建立覆蓋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種子、天使、創投、產業引導和并購基金,支持科技型企業創新和科技產業發展,帶動超過千億元的社會資金投入科技創新及產業化發展領域。(責任單位:高新區、市科技局、市金融工作局)
(2)完善科技型企業綜合金融支持。支持銀行業機構面向科技型企業開展信用貸款、知識產權抵押貸款、應收賬款抵押貸款等信貸業務。充分發揮投貸聯動試點優勢,融合股權債權投資,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長周期資金,爭取到2022年實現投貸聯動規模10億元。通過“直投直貸”“貸款+認購期權”“直投+貸款選擇權”等多種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支持保險機構開展知識產權保險、信用保證保險、研發費用損失保險等業務創新,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個性化、定制化保險服務。發揮航空航天保險創新研究院作用,創新契合航天產業保障需求的保險產品及服務模式,完善國內商業航天保險體系,推進產業國際化進程。(責任單位:高新區、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金融工作局;支持單位:陜西銀保監局)
(3)推動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大對科技體制試點改革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金融扶持力度。提升創新創業服務模式,對參加“硬科技”大賽、創業大賽、創業英雄匯等團隊和人員提供導師咨詢和投融資對接,加速創業項目孵化成長。支持西安交通大學、西安光機所、中興通訊等高校院所、知名企業設立投資公司或吸引社會資本合作,創新“一校一所一企”模式,促進各類創新平臺科研項目和科技成果孵化轉化。支持金融機構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服務中小微企業,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增加融資可獲得性。發揮交叉信息核心技術研究院技術優勢,推動金融科技與監管科技發展。(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教育局、市金融工作局)
(4)建立科技金融風險補償機制。發揮科技金融風險補償基金作用,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銀行信貸風險分擔機制,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壞賬補償力度。對在孵企業出現的壞賬項目,孵化器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按照壞賬金額的一定比例給予銀行風險補償。(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金融工作局)
(5)鼓勵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實行科技型企業上市培育專項行動,建立科技型企業上市后備資源庫,到2022年新增境內外上市科技型企業35家。對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分階段給予獎補。鼓勵已上市的科技型企業通過增發股份、并購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支持科技型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鼓勵科技型上市企業發行公司債券和可轉換債券,加大債券市場產品創新力度。(責任單位:各區縣、開發區,市金融工作局、市科技局)
(6)發布科技金融發展指數。建立科技金融產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以科技金融發展的環境、人才、科技創新、金融資本等要素為核心,發布年度《中國城市科技金融發展指數》,綜合評價區域科技金融發展水平和服務能力,促進科技金融整體環境不斷提升,推動科技與金融融合發展。(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高新區)
(四)文旅金融融合行動
1.具體目標。依托全市文化旅游產業重點項目建設,構建面向文化基礎設施、文化旅游服務、文化創意產業、藝術品交易的文旅金融服務體系,推進文化旅游全產業鏈布局。
2.推進措施:
(1)拓寬文旅企業融資渠道。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對文旅產業提供信貸支持。定期舉辦全市文旅企業與金融資源對接會,支持金融機構發起設立專業文化金融機構,引導金融機構開展未來收益權質押、應收賬款質押、股權質押貸款和產業鏈融資等業務。到2022年,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對中小微文旅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增速在20%以上,推出特色金融產品20個,為中小微文旅企業提供資金支持超過20億元。(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文化旅游局;支持單位:市委宣傳部、陜西銀保監局)
(2)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文旅產業發展。支持文旅企業通過上市、專項債券、資產證券化等方式融資。積極引導創投機構、社會資本支持文旅產業發展。(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文化旅游局;支持單位:市委宣傳部、陜西證監局)
(3)完善文化產權交易的服務體系。編制曲江文化產業指數,為行業融資提供重要參考指標。健全文化產業無形資產評估體系。引導文化產權交易平臺優化交易機制,創新交易方式,推進文化企業股權、債權和文化產品版權等權益進場交易,豐富文化交易品種。(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曲江新區、市文化旅游局;支持單位:市委宣傳部、陜西證監局)
(五)能源金融集聚行動
1.具體目標。初步建立完備的能源金融服務體系,培育引進一批專業能源金融機構,進一步完善能源金融產品,促進能源產業轉型升級發展。
2.推進措施:
(1)高水平建設能源金融貿易區。支持西咸新區能源金融貿易區聚焦能源及金融產業,加快吸引銀行、保險、基金、融資擔保、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各類金融機構入區發展,打造支持能源產業發展的金融生態圈。(責任單位:西咸新區、市金融工作局)
(2)提升金融服務能源產業發展水平。積極引入各類供應鏈服務企業,支持能源期貨公司發展,鼓勵能源企業利用商品期貨期權市場開展套期保值,降低經營風險。引導融資租賃及商業保理公司加大對新能源行業的支持服務,開展新能源設施租賃服務。(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支持單位:陜西證監局)
(3)推動設立天然氣交易中心。支持陜西能源化工交易所增加交易品種,設立天然氣交易中心,覆蓋西北地區提供天然氣所有權買賣登記、清算、實物交割等標準化交易服務,管輸、儲氣和調峰等非直接交易服務及價格信息、供需情況等信息服務。(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高新區、市發改委;支持單位: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陜西證監局)
(4)支持大商道商品交易市場規范發展。探索與境內外期貨交易所合作模式創新,提升大宗商品市場的交易交割能力。爭取境內外商品交易所在西安市設立交割庫,建設倉儲和采購基地,發揮倉儲體系帶來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集聚效應和輻射帶動作用。(責任單位:國際港務區、市金融工作局;支持單位:陜西證監局)
(六)綠色金融引領行動
1.具體目標。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不斷豐富,綠色融資規模實現大幅提升,有力支持西安高質量發展和綠色轉型。
2.推進措施:
(1)拓展綠色產業融資渠道。支持銀行業機構落實差異化信貸政策,加大對綠色產業和“三去一降一補”項目支持力度。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以綠色發展為主題的企業債、公司債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推動符合條件的綠色企業上市融資。(責任單位:浐灞生態區、市金融工作局;支持單位:陜西銀保監局、陜西證監局、人行西安分行營管部)
(2)加快完善綠色保險制度。結合陜西省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加大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推廣應用力度。探索開展綠色企業貸款保證保險、綠色農業保險等創新型綠色保險產品。(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生態環境局、市發改委;支持單位:陜西銀保監局)
(3)申請創建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支持浐灞生態區開展以綠色金融為主題的各類展會活動,加強與相關國際組織、金融機構和跨國公司合作,吸引國際領先的綠色企業或項目入駐。鼓勵社會資本通過市場化方式設立絲路綠色產業發展基金,為綠色產業發展強化資本供給。(責任單位:浐灞生態區、市金融工作局、市投資局、市商務局;支持單位:省地方金融監管局)
(4)培育發展環境權益交易市場。支持陜西環境權交易所提升優化一級市場業務,加快推進二級市場業務開展,確保排污權交易平穩運行,完善定價機制和交易規則,營造公開交易市場環境。(責任單位:浐灞生態區、市金融工作局;支持單位:陜西證監局)
(七)物流金融拓展行動
1.具體目標。基于“三個經濟”發展,物流企業融資需求有效滿足,供應鏈金融創新成效顯著,利用核心企業信用高效解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融資問題。
2.推進措施:
(1)創新發展供應鏈金融。鼓勵金融機構圍繞供應鏈核心企業挖掘上下游企業的應收應付、預收預付、訂單倉單、存貨等項目資源,開發存貨質押融資等模式的供應鏈金融產品。積極推廣“央行·長安號票運通”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為中歐班列量身打造專屬融資服務,提升陸路貿易金融服務水平。(責任單位:國際港務區、市金融工作局;支持單位:陜西銀保監局、人行西安分行營管部)
(2)加大物流產業金融支持。引導銀行業機構加大對物流專用設備采購、基礎設施建設、企業并購重組以及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的信貸支持,開展物流企業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專用設備抵押、質押信貸業務。鼓勵保險公司開展對物流企業的抵質押物財產險、貨物運輸保險、貸款保證保險等保險業務。支持小額貸款、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機構為物流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責任單位:國際港務區、市金融工作局)
(八)跨境金融融通行動
1.具體目標。跨境金融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跨境領域金融產品明顯豐富、融資成本有所降低、融資規模顯著擴大,爭取到2022年全口徑跨境融資余額突破800億元,人民幣跨境使用結算累計達到2400億元,銀行業國際結算業務總量累計超8000億元。
2.推進措施:
(1)推動跨境金融創新驅動發展。支持服務于“一帶一路”、自貿試驗區建設和“三個經濟”發展的跨境金融創新。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開展合法合規的供應鏈融資、貿易融資等業務。鼓勵適應跨境電商進出口模式的國際結算模式創新。支持符合條件的融資租賃公司在境內以外幣形式收取租金。支持符合條件的保理公司在自貿試驗區內探索開展國際保理等業務,探索創新商業保理公司外幣融資業務。(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高新區、經開區、國際港務區、浐灞生態區;支持單位:人行西安分行)
(2)拓寬跨境雙向投融資渠道。穩妥推進符合條件的企業加入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試點,開展跨國集團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鼓勵具有實需的企業構建多元化融資結構,運用境外資金市場開展跨境股權、債權融資,降低融資成本。支持企業開展全口徑宏觀審慎跨境融資。(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高新區、經開區、國際港務區、浐灞生態區;支持單位:人行西安分行)
(3)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鼓勵金融機構根據跨境人民幣政策,積極創新人民幣金融產品,充分滿足企業的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需求。支持銀行業機構基于真實需求和審慎原則向境外機構和境外項目發放人民幣貸款。簡化跨境貿易和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流程,便利人民幣計價結算和直接投資。(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高新區、經開區、國際港務區、浐灞生態區;支持單位:人行西安分行)
(九)普惠金融發展行動
1.具體目標。完善金融服務民營中小微企業政策體系,通過設立引導基金、專項資金等方式,引導金融機構及社會資本扶持民營中小微企業發展。
2.推進措施:
(1)降低企業融資難度與成本。積極發揮金融與財政政策的協同作用,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充分發揮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工具的引導作用,優化民營中小微企業融資獲得機制和融資結構,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融資,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工信局;支持單位:陜西銀保監局、人行西安分行營管部)
(2)創新金融服務民營中小微企業模式。支持銀行、保險、小額貸款和融資擔保等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全面提升金融服務民營中小微企業的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爭取到2022年全市金融機構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20家、各類特色專業支行50家、社區支行150家,為民營中小微企業發展提供全產業鏈融資的解決方案。(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工信局;支持單位:陜西銀保監局、人行西安分行營管部)
(3)發揮政府基金與專項資金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市級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及投融資擔保基金的引導作用,完善中小微企業信貸風險緩釋機制。支持全市優勢中小微企業、產業園區、創業基地和服務平臺建設,按照市場化方式支持相關區縣、開發區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為全市中小微企業融資增信。(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財政局,各區縣、開發區;支持單位:陜西銀保監局)
(十)農村金融振興行動
1.具體目標。聚焦“三農”差異化金融需求,不斷創新農村金融產品與服務方式,重點解決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信用不健全和資金供給不足等問題。
2.推進措施:
(1)拓寬“三農”融資渠道。爭取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涉農金融機構加大“三農”信貸支持力度,探索開展信用農戶授信與主辦銀行相結合的小額信貸產品。爭取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品種和覆蓋,支持保險公司開展農業保險、農房保險、小額人身保險等“三農”保險業務,更好滿足各類農業主體發展的保險保障需求。(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各涉農區縣;支持單位:陜西銀保監局、人行西安分行營管部)
(2)拓展農村金融服務網絡。支持涉農金融機構擴展涉農業務范圍,鼓勵銀行業機構在縣域和網點空白的鄉鎮設立分支機構,通過POS機、ATM、網上銀行、惠農金融服務點等多種形式延伸服務設施和服務能力。(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各涉農區縣;支持單位:陜西銀保監局、人行西安分行營管部)
(3)開展農戶信用等級評價。支持秦農銀行搭建“西安市農戶信用等級評價系統”,建立涵蓋農戶信用信息采集、評價和共享的系統管理體系,爭取到2022年累計發放評級貸款達到2億元以上。鼓勵涉農金融機構將評價結果作為對農戶貸款授信和信用貸款的重要參考,對符合信貸資格的農戶給予貸款授信,打通農村金融需求和銀行放貸機制之間的“最后一公里”。 (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農業農村局,各涉農區縣;支持單位:秦農銀行、人行西安分行營管部)
(4)助力鄉村振興。推進“助農保”特惠扶貧保險,有效防止因病返貧、因災返貧、意外返貧,爭取到2022年提供保險保障資金達到100億元以上。扎實推進扶貧小額貸款投放,做到精準投放、能貸盡貸,助力建檔立卡貧困戶積極發展生產脫貧致富。(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扶貧辦,各涉農區縣;支持單位:陜西銀保監局、人行西安分行營管部)
(十一)金融人才培元行動
1.具體目標。構建具有競爭力的金融人才發展環境,加大領軍人才引進力度,加強各層次人才教育培養,打造一支與絲綢之路金融中心相匹配的金融人才隊伍。
2.推進措施:
(1)提升金融人才政策環境。對接市級、區(縣、開發區)級人才計劃,編制急需緊缺金融人才目錄,加大對金融科技、創業投資、融資擔保、資產管理等重點領域人才的引進力度。設立領軍人才“綠卡通”,完善人才安居、醫療健康、子女就學等方面的服務保障。提升領軍人才政治待遇,支持領軍人才參與金融與經濟研究工作。優化外籍人才就業創業政策,簡化入境、報稅等手續,為外籍人才提供工作、居留和往來便利條件。(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教育局;支持單位:市委組織部)
(2)創新金融人才引進機制。同步開展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面向境內外引進具有知名金融企業和國際金融組織從業經驗的領軍人才,帶動重大項目和專業團隊入駐西安。建設金融人才信息庫,匯集西安在職金融人才信息以及境內外陜籍金融人才信息,為招商招才提供強力支撐。從駐市金融機構選聘專家金融顧問,為政府和企業提供財務管理、財政績效與金融咨詢,鼓勵各類金融人才參與西安重大金融與經濟研究工作。(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投資局;支持單位:市委組織部)
(3)組織開展金融教育培訓活動。制定金融人才培養專項計劃,每年組織不少于10期金融人才研修班,每年遴選100名左右金融人才赴境內外知名金融企業和國際金融組織開展學習培訓。廣泛運用線上線下媒體渠道,多維度向民眾普及金融專業知識,加強投資者教育,提升全民金融意識。(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人社局;支持單位:市委組織部)
(4)深化金融人才交流合作。依托西安高校資源優勢,成立絲綢之路金融中心研究院,定期舉辦專題論壇,發布絲綢之路金融中心發展白皮書。鼓勵本地高校加強與國內外優秀商學院、金融學院辦學合作,加強金融特色專業學生培養。通過設立代表處和工作站、雙向掛職交流等方式,加強與國內領先金融中心城市、“一行兩局”及本地金融機構的人員交流合作。(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支持單位:市委組織部)
(十二)信用服務增進行動
1.具體目標。社會信用體系更加完善,信用服務機構和信用服務市場全面發展,以信用信息大數據提升金融服務效率,以信用安全吸引資本集聚,為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創造良好信用環境。
2.推進措施:
(1)推動金融信用信息數據整合。依托大數據運營管理平臺,推動政務數據、金融機構數據、企業數據、互聯網第三方數據的歸集與融合,搭建金融信用信息大數據平臺,提供資源對接、信用增信、風險管理、產業扶持等綜合金融服務。(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工信局、市大數據局)
(2)推動信用信息服務社會化發展。引進設立大數據征信等信用信息服務機構,開發信用畫像、信用消費、信用保險等新型信用服務業態,培育發展信用信息服務市場。做好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入駐西安的相關工作,提升陜西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使用率。(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高新區、市工信局)
(3)全面落實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強政府誠信體系建設,完善政務誠信監督機制,建設誠信政府。加強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強化信用監管,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市場監管機制,完善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措施,組織開展“誠信西商”評選活動。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提高全社會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責任單位:市工信局)
(十三)金融風險防控行動
1.具體目標。金融監管工作力量不斷增強、組織架構不斷優化、協作機制不斷完善,金融風險防范水平全面提升,推動地方金融規范健康可持續發展。
2.推進措施:
(1)完善金融監管協作機制。完善由金融、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共同組成的市級金融監管與聯合執法體系,構建與省級金融工作部門、“一行兩局”預警信息報送、反饋和處置的工作閉環,加強金融風險防范處置協同協作。(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公安局;支持單位: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行西安分行、陜西銀保監局、陜西證監局)
(2)建設地方類金融監管綜合服務系統。運用監管科技手段,搭建地方類金融監管平臺,與融資綜合服務、風險監測預警模塊相互貫通,實現非現場與現場監管聯動,動態監測和分析地方類金融運行狀況,提升非法金融風險、機構合規風險等綜合風險監測預警能力。(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支持單位:陜西銀保監局、陜西證監局、人行西安分行營管部)
(3)優化地方類金融監管模式。加強與省級主管部門溝通協調,嚴格規范地方類金融機構設立和變更流程,建立準入退出機制,合理控制機構數量,加強行業發展的規范性和持續性。建立防范金融風險宣傳教育基地,通過以案為鑒、以案說法,提升防范金融風險宣傳教育的靶向性和精準性。(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新城區;支持單位:陜西銀保監局、陜西證監局、人行西安分行營管部)
(4)發揮地方類金融協會行業自律作用。充分發揮西安民間金融協會、西安市融資擔保行業協會、西安市典當行業協會作用,增強行業自律公約約束力,依托西安仲裁委金融仲裁院構建糾紛調解機制,拓展政策宣導、人員培訓、信息對接等服務功能,促進地方類金融機構依法合規經營。(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新城區)
(十四)金融空間建設行動
1.具體目標。金融資源進一步集中集聚,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完善,高新區金融核心區初步建成,西安金融商務區、西咸新區金融功能承載力顯著增強,金融小鎮的金融生態更加完善。
2.推進措施:
(1)加快高新區金融核心區建設。加快核心區物理空間載體建設,大力引進總部型金融機構、股權投資機構、金融科技企業,打造“創新+金融”城市門戶。加強與大型央企、民企合作,構建政府與市場相結合的建設運營機制,實施一體化聯合招商,最大限度調動各方積極性。加快絲路(西安)前海園建設,導入前海模式中可復制落地的金融政策,對接引進前海金融資源,打造深圳前海與內地合作的樣板。(責任單位:高新區、市金融工作局、市投資局)
(2)推動金融商務區建設提速。加快開發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的金融商務集聚空間,加強高端商業、商貿、商務、居住、醫療、教育、交通等金融產業配套體系建設,完善一站式政務服務、資源對接服務等增值服務,加強經濟信息平臺建設,提升服務智慧化水平。(責任單位:浐灞生態區、市金融工作局、市資源規劃局)
(3)加快西咸新區金融服務載體建設。發揮西咸新區空間資源優勢,著力吸引功能性金融機構集聚,建設銀行卡中心、研發中心、客服中心、災備中心、數據中心、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等。(責任單位:西咸新區、市金融工作局、市資源規劃局)
(4)推動金融小鎮特色化發展。加快灞柳基金小鎮規劃建設,推動創業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證券投資基金等各類基金集聚發展,打造特色基金集聚區。提升西安民間金融小鎮建設水平,推動小額貸款、融資擔保、典當等各類地方類金融機構集聚發展,打造民間金融新高地。加快陸港金融創意小鎮二期建設,推動商品交易、供應鏈金融、電子商務等各類機構集聚發展,打造商貿金融內陸港。(責任單位:浐灞生態區、新城區、國際港務區、市金融工作局)
(十五)金融中心輻射行動
1.具體目標。深化與國內外知名金融中心交流合作,加強絲綢之路金融中心品牌建設,爭取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廣泛認可,提升絲綢之路金融中心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2.推進措施:
(1)加強絲綢之路金融中心品牌建設。加強與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和相關部委的溝通聯絡,爭取將絲綢之路金融中心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在絲路資金融通、人民幣國際化、跨境金融服務等方面先行先試,成為我國絲路金融全方位開放合作的窗口和試
驗田。(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發改委;支持單位:人行西安分行、陜西銀保監局、陜西證監局)
(2)舉辦高端國際金融會議。推動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落戶西安。與西安交通大學共同組建高級金融研究院,促進經濟金融領域政策研究與學術交流。提高西安金融產業博覽會、全球創投峰會、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系列活動等會議質量,利用歐亞經濟論壇等國家級展會平臺,舉辦相關金融專題論壇,打造展示絲綢之路金融中心發展成果、擴大金融合作交流的重要平臺。(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投資局、市商務局)
(3)加強絲綢之路金融中心宣傳推廣。選擇國內及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重點城市,定期舉辦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金融系列宣傳推介活動,提高絲綢之路金融中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強與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編制單位的合作對接,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研究和推介活動。(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支持單位:市外辦)
(4)加強絲綢之路金融中心發展的研究支持。依托“新絲綢之路大學聯盟”、西北大學中亞研究院等平臺,邀請國內外知名金融智庫、高校院所、金融機構專家參與組建金融研究機構。依托西安高校及金融機構、金融研究機構建設一批博士后流動站、博士后工作站。(責任單位:市金融工作局、市教育局、曲江新區)
四、實施保障
(一)明確責任。由市政府分管領導牽頭,市金融工作局具體負責,各區縣、西咸新區、各開發區、市級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統籌推動行動計劃的組織實施。由市金融工作局牽頭,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確保各項任務有力有序推進。
(二)形成合力。加強與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一行兩局”協調溝通,構建上下聯動、密切配合的金融中心建設機制,及時統籌、協調和解決相關重大問題。
(三)細化任務。各區縣、西咸新區、各開發區和市級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分解工作任務,制定年度實施計劃,列出工作清單和工作臺賬,確保各項任務全面落實到位。同時,及時總結工作中的主要成效和典型經驗,形成一批可推廣復制的經驗做法。
(四)資金支持。市金融工作局牽頭修訂完善金融業發展扶持辦法等相關政策,加大對機構引進、企業上市、金融創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并支持各區縣、西咸新區、各開發區制定相應配套政策。
(五)各區縣、西咸新區、各開發區參照本計劃執行,不再另行制定文件。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