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天津濱海新區智能科技產業完成工業產值1468億元,增長7.8%。2021年,濱海新區正式獲批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為濱海新區創新發展注入強大新動能。
天津濱海新區科技局副局長劉朱巖在“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走進經濟特區國家級新區”網絡主題活動濱海新區云座談會議上表示,近年來,濱海新區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綜合科技實力穩步提升,創新生態持續優化,在天津市科技創新中凸顯龍頭帶動作用。
一是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濱海新區重大原創性成果和標志性成果不斷涌現,“天河三號”原型機入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康希諾獲得全球單針新冠疫苗帶條件上市許可等。
二是創新主體實力顯著增強。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涌現出一批根植性民營新生代科技企業。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349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089家,瞪羚企業138家,雛鷹企業1407家,領軍企業和領軍培育企業累計108家,科技型上市企業累計達到28家。經開區生物醫藥產業、高新區網絡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產業入選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創新型產業集群。
三是創新體系建設日趨完善。獲批了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集聚了一批國家級創新載體和平臺。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市級以上研發平臺518家,其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7家、國家級工程中心17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3家、天津市產業技術研究院8家。市級以上眾創空間達到68家,其中國家級24家,瑞普生物智創谷、渤化集團等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4家。市級以上孵化器達到30家,其中國家級15家。
四是創新環境營造成效顯著。新區出臺并實施了《濱海新區關于進一步集聚人才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鯤鵬計劃”),組建了信創、生物制造、海水淡化等一批產業(人才)聯盟,聚集駐區兩院院士、特貼專家、突出貢獻專家等高層次人才達到1123人。成立了濱海產業基金、天津泰達引導基金和泰達海河智能制造產業等基金,逐步形成多元化科技投資體系。
劉朱巖透露,下一步,新區將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科學編制和落實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落實好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將規劃落實與年度計劃相結合,高位謀劃、階段推進、重點突破。將從四個方面進行布局。
一是加速創新資源集聚。布局國家科技戰略力量,在合成生物、信創、細胞生態等領域,爭取海河實驗室落戶濱海新區。
二是完善創新主體引育體系。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統籌推進創新型企業梯度培育和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計劃。
三是培育新型產業創新聚集谷。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建設新型產業創新集群,重點聚焦智能科技、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建立“創新中心+企業孵化+產業園區”一體化協同發展模式,依托一流院所和龍頭企業打造中國信創谷、生物制造谷、京津冀特色“細胞谷”、北方聲谷等一批有主題有靈魂的產業創新集聚谷。
四是營造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強化“以用立業、由智變金”理念,構建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鏈條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