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加工車間的轟鳴聲中,自動化單元內的工業機器人在3臺高精密數控機床間不停翻轉著機械臂;在涂裝車間的高空物流滾道上,一路前進的輪轂半成品“乘坐”提升機緩緩降落,進入預處理工序。置身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鋁車輪六號工廠的生產一線,身旁的流水線作業如溪水般歡快順暢,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氣息撲面而來。
開年之時,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的這座鋁車輪行業“燈塔工廠”呈現出輪型種類增多、訂單量增加的良好勢頭。“目前,我們的日出貨量在4萬件左右,其中70%是國外客戶訂單。我們近期一直滿負荷工作,確保訂單及時交付。”企業包裝車間生產一科科長王帥帥說。
“燈塔工廠”由世界經濟論壇組織遴選,代表當今全球制造業領域智能化和數字化最高水平。作為年產輪轂350萬只、產值達13億元人民幣的行業標桿,鋁車輪六號工廠如何保持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在X光中控室的屏幕前,面對不停切換的輪轂X光片,工廠成本人事科科長康泰為我們揭曉了其中一個“秘密武器”——“X光無損探傷人工智能識別技術”。
“我們將人工智能識別技術應用到工業檢測中,能有效規避人工評判X光片可能出現的漏檢或者誤判,檢測效率提高了40%。它還能將輪轂缺陷信息及時反饋給生產機臺,幫助其自動調整相關參數。每天有上萬件輪轂的X光影像自動傳送到這里。”康泰說。
在涂裝車間的U形軌道上,懸吊在掛架上的三排精車輪轂徐徐前行。令記者感到意外的是,這些輪轂的外觀并不統一。
“傳統的涂裝工序是線式結構,意味著同一時間段只能生產單一品種。我們自主研發的島式涂裝結構,是一種全球領先的高柔性生產工藝,它能同時滿足32種不同產品混線涂裝的需求。”康泰說。
在這座工廠,超過80%的產品為高端產品,70%以上的智能設備由中信戴卡自主研發制造,整體制造水平領先行業5至10年。正是堅持科技創新、自主研發,讓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有了十足的底氣。
在中信戴卡的工程技術研究總院,記者見到了兩款汽車底盤輕量化鋁制零部件,它們是代表行業技術前沿的最新研發成果。
“這是一款碳纖維卡車傳動軸,我們用碳纖維軸管取代原先的鋼制部件,輕量化效果超過40%,能顯著提升卡車的燃油經濟性。”前瞻技術研究部部長劉強說,“旁邊的這款鋁質控制臂,研發時利用了仿生學原理。從這個剖面,可以看到它的內部充滿了泡沫鋁,跟人體骨骼的內部結構類似。這種設計不僅可以吸聲、降噪,還讓產品具有很好的經濟性和環保性。”
依托分布全球的多個研發中心和千余名海內外工程師,中信戴卡實現了從造型理念到產品實物的無縫轉化,不斷釋放創新活力。“我們的研發人員大部分是‘80后’和‘90后’,這支年輕的團隊充滿了干勁。我們要把產品做得更好更精,把企業競爭力充分顯現出來。”中信戴卡工程技術研究總院技術管理中心、材料研究中心主任劉海峰說。
“我們將繼續強化海外運營能力,深化精益化管理,加快數智化轉型,推進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開啟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總監張艷新說。
(新華社記者 曲瀾娟 蘇凱洋 石家莊2月26日電)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