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萬里遠航,首批1000輛上汽MG(名爵)品牌新車近期抵達了墨西哥港口,上汽集團海外市場再下一城。
“我們今年要下單造7條滾裝船,專門用來運輸汽車出海。”上汽集團有關人士談及出口業務,語氣從憂愁變為振奮。
乍看2022年財報,似乎上汽集團困境重重。不過,近期記者走進這家國內汽車年產值最大的行業巨頭,卻發現另有一番讓人振奮的氣象。
位于上海臨港的上汽新能源汽車制造基地一片繁忙。主打出口的MG(名爵)新能源汽車產線基本滿產。該車型在歐洲每個月能銷售1萬輛左右。
曾幾何時,歐美日韓汽車大量出口至中國市場,中國品牌汽車在海外卻乏人問津。這一產業格局最近兩年出現明顯改觀。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量突破200萬輛,2022年突破300萬輛,躍居全球汽車出口第二,僅次于日本的350萬輛。
在這股出海浪潮中,上汽集團是急先鋒。上汽最新公告顯示,今年前4月,公司出口及海外基地汽車產銷數量達34.67萬輛,同比增長64.5%。
“是新能源汽車幫助我們打開了海外市場。”上汽集團一位管理層表示,上汽集團正在下一盤大棋,兩大棋眼就是“新能源車+出海戰略”。
不僅上汽如此,其他車企乃至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公司也紛紛加碼海外業務,這儼然成為中國制造業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的生力軍。
“汽車行業遇到一些挑戰,但更有機遇。”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說,汽車新能源化將成就中國成為汽車強國。
行業大陣痛
燃油車的輝煌時代正在逐漸遠去。 “未來兩三年,我保守預計,60%至70%的品牌將面臨關停并轉。”5月8日,記者參加長安汽車2022年度業績說明會時,聽到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如此形容中國汽車市場競爭之激烈。
激烈狀況已經反映到價格戰上。2023年以來,燃油車行業掀起了降價促銷潮,40多家車企卷入價格大戰,幾萬甚至十幾萬元優惠幅度,讓汽車行業“硝煙彌漫”。
作為中國龍頭車企,上汽集團也遭遇了行業困境。上汽通用和上汽大眾近兩年銷售出現了明顯下滑,拖累了整個集團的盈利。
“當年普桑可是十幾萬元一輛都不愁賣。”上汽老員工張強(化名)對記者感嘆,20年前,主流車企在業績巔峰時期,很多員工一年可以拿到20多個月薪水,成為當年大學同學們羨慕的對象。
但隨著汽車普及和全球汽車電動化浪潮來襲,汽車業遭遇巨大變局。
根據乘聯會統計,中國燃油車市場銷量已經連續三年下滑,2019年至2022年,中國常規燃油車市場銷量不斷萎縮,而到了2023年1月,燃油車市場接近腰折,銷量同比下滑45.1%。
銷量下滑導致陸續有傳統車企從市場衰退消失。一汽夏利、長安鈴木、力帆汽車等一批汽車品牌或逐漸沉寂,或黯然退場。存活者也不好過,減薪裁員的現象時有出現。甚至連低端的新能源車企都慘遭市場淘汰——近期雷丁汽車就已向法院申請破產。
進入2023年,降價成了燃油車促銷的重要手段,但整體效果不佳。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介紹,2023年第一季度,乘用車累計零售同比下降13.4%,車市仍然承受巨大壓力。
行業陣痛在加劇,轉型勢在必行。朱華榮表示,汽車企業要加速向智能、新能源、低碳、出行服務轉型,這是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表示,時代發展日新月異,要用活用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向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
據張強介紹,身邊不少合資車企和其他部門同事已轉戰到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和海外市場等新業務一線。“他們中有的把孩子托付老人照顧,自己以廠為家;有的常駐國內基地,全天候投入新工作;還有的整年在海外開拓市場。”
產品大轉型
對上汽集團而言,加碼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是一大抓手。
2022年上汽集團實現整車銷售530.3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107.3萬輛,同比增長46.5%。
據查,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零跑汽車在2022年合計交付新能源車48.77萬輛,同比增長50.59%。
“我們已經讓數字化深入到新能源汽車制造各個環節。”上汽乘用車臨港基地維修工程師王喜春在對記者介紹時,他身后紅色的大型機器人手臂正在靈活轉動,伴隨著電火花飛濺,機械手順利地自主完成了新能源汽車車身的部分焊接任務。
上汽乘用車臨港基地數字化工廠坐落在東海之濱,占地超過120萬平方米,是國內率先達到新能源技術全覆蓋的高柔性化制造基地。
這個臨港工廠的一大特色就是全業務鏈數字化運作。在數字技術賦能下,76秒,一杯咖啡還沒喝完,該基地就可以完成1輛新能源整車的最后組裝,成功下線。
據悉,上汽旗下智己、飛凡、名爵、榮威等不同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在此可共線生產,不僅大幅節約資源,而且還最大化利用產能。
數字化的表象是“人跡罕見”。走進這家上海首批授牌的智能工廠,只有機器在運作,不見人影。一條條無人產線,不僅提升了產品合格率,而且還提升了產出效率。
上汽乘用車總經理吳冰分析,通過成本管控,日前上市的飛凡F7新車起售價為20.99萬元,如果用戶選擇“車電分離”,購車門檻已下探至14.59萬元,性價比可以抗衡國際主流品牌。
國內多家車企也針對新能源業務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比亞迪在2022年3月起停止生產燃油車,整車領域專注純電和插混新能源車業務,成為全球首家停產燃油車的企業。2022年,比亞迪汽車銷量186.9萬輛,其中新能源車達186.3萬輛,同比增長超過210%,位居全球第一。
“失敗例子比比皆是,不必為此沮喪。在總結過去的基礎上,吉利已經形成‘兩個藍色吉利行動’方案。”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說。作為銷量最大的民營車企,吉利正集中優勢資源發展新能源車,孵化的新能源品牌極氪2023年3月交付量同比增長達271%。
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持續爆發式增長,銷量完成688.7萬輛,同比增長93.4%,位居全球第一。根據中汽協數據,2022年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國內市占率達27%,行業龍頭地位明顯。
另據5月11日中汽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4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增長1.1倍,市場占有率達到29.5%。
出海尋出路
中國企業率先發力新能源車,造就了國產新能源車在海外市場的強大競爭力。
和很多車企的產線不同,走進上汽福建寧德基地的總裝車間,自動化產線上的大部分車輛都是右舵車,上汽集團推出的首款全球車MG 4(國內定名為MG MULAN)就是在這里生產誕生。
“我們七成產品銷往海外市場,三成供給國內。”寧德基地總裝質量股經理於曉剛對記者說,目前MG 4處于供不應求階段,寧德工廠正全力保證生產,預計2023年產能將首次突破30萬輛大關。
上汽有關負責人介紹,上汽七八年前就著力布局海外出口,雖然當時銷售乏力,但也積累了經驗。疫情三年,是重要機遇期。
“真是危中有機。這三年,海外汽車巨頭因缺芯等原因,產能都用于保供其優勢的傳統燃油車,我們抓住這個窗口期,大力出口新能源汽車。”上汽集團相關人士解釋,以前,中國燃油車賣到歐美,沒有性價比可言,但新能源車大不相同。中國新能源車品牌在海外頗有競爭力。“新能源車提升了中國汽車在海外的品牌形象。”
MG(名爵)的復興就是上汽出海成功的典型樣本。
名爵成立于英國,2005年南京汽車并購名爵,2007年,上汽集團收購南汽名爵業務。彼時名爵燃油車銷售相當低迷。在上汽國際商貿副總經理趙愛民看來,MG能在海外熱銷離不開順應新能源化潮流。“高標準、專業的設計和制造,車型從立項開始,就瞄準歐洲市場,由上汽設計中心的中英團隊共同設計,滿足海外消費者的審美和使用習慣。”
2022年,MG歐洲銷量達11.39萬輛,是2021年的兩倍多,僅次于特斯拉增速。“MG 品牌海外車型大部分是新能源車,從2022年9月上市以來,銷量一直上漲,2023年1至4月,上汽MG品牌在歐洲銷售7萬輛,同比翻番。”趙愛民說。
經過兩年多努力,上汽新能源車征服了越來越多的海外消費者。
中汽協常務副會長付炳鋒此前分析稱,中國汽車出口快速增長,除了得益于海外供給不足,更重要的是中國汽車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等領域注重研發而確立的優勢。
“汽車這個東西,要跑起來,消費者才能看到性價比。”上汽有關人士說,國內汽車市場近年內卷嚴重,這更堅定了上汽布局海外的決心,海外業務成為其尋找新利潤增長點的重要抓手。
2022年上汽海外銷量達101.7萬輛,同比增長45.9%,是當年國產車出口領頭羊。相當于海外每銷售3輛“中國車”,就有一輛“上汽造”。
數據顯示,2022年出口車企前五名依次為:上汽集團、特斯拉中國、奇瑞、長安、東風。
在新能源車帶動下,中國汽車出口駛入快車道。2021年突破200萬輛,2022年突破300萬輛,躋身世界第二大乘用車出口國,僅次于日本的350萬輛。
今年汽車出口勢頭依然旺盛。2023年一季度中國汽車整車出口同比增長70.6%。
“我們現在有點擔心:當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之后,會不會招致一些或硬或軟的貿易阻礙?”上汽集團相關人士介紹,為此,上汽不僅要產品出海,還要整建制出海。
據介紹,上汽已經在海外構建生產基地、金融公司,以及營銷、供應鏈、創新研發中心等產業全價值鏈。趙愛民表示,全價值鏈出海更有利于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確定性。
在產業鏈中,上汽旗下的安吉物流承擔物流保障使命,此前已開辟7條國際自營航線。2022年,公司簽下建造5艘LNG雙燃料運輸船訂單,今年一季度,公司又簽下7艘雙燃料(甲醇)運輸船支持出海。為了保證海運運力,2022年10月,公司控股股東上汽總公司與中遠海運集團實現交叉持股。
上汽希望通過全球配置資源來提升競爭力,打造真正的國際化企業。
出海“淘金”的汽車公司越來越多。吉利旗下極氪于2023年初在歐洲市場推出首款車型,長安汽車日前計劃2030年推出不少于60款全球產品。
與上汽類似,長安汽車也要在海外大手筆建廠——擬在泰國投資40億元打造全球右舵車基地,在歐美將適時上馬制造基地。
壓縮不擅長的燃油車產能,加碼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產能,并以此優勢產品向全球市場拓展,進而到海外建設完整的產業鏈,以上汽集團為代表的中國整車企業探索著轉型之道。這既是一場產業的自我革命,也是科技發展浪潮對汽車業的一次重塑。
轉型之路任重道遠,熬過陣痛便是涅槃。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