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良
“2015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于8月22日至23日在廣西省南寧市召開。綠地控股(4.410, 0.01, 0.23%)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良出席并演講。
張玉良表示,企業參與“一帶一路”戰略時,一定要防范風險。
第一,“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非常不平衡。“2012年,我們和一個國家簽約,想用資源換市場,搞開發區,結果今天簽完,明天領導就下臺了”。
第二,市場發育程度不一樣,開放度也不一樣。張玉良建議,在“抱團走出去”時,要借助中國政府、相關學會、行業組織或者國際組織等機構進行溝通和協調。
第三,配套服務不到位。
以下為演講實錄:
張玉良:尊敬的王忠禹會長,尊敬的彭清華書記,尊敬的陳武主席,尊敬的各位企業家、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有機會參加2015年中國500強高峰論壇,同時和大家一起討論分享“一帶一路”下的新機遇與新作為。
首先我要借這個機會,衷心的感謝中企聯,特別是感謝王忠禹會長、李德成常務副會長,長期以來對我們集團的關心和支持、鞭策。特別要感謝廣西和南寧黨委政府對我們在廣西和南寧的發展給予的幫助和支持。
近年來,經濟的全球化深入發展,區域經濟的一體化加快推進,為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構建全方位的開放新格局,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中央立足于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提出了和正在大力推進的“一帶一路”戰略。綠地集團這些年來,在全球化的發展過程當中,包括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泰國以及英國等國家的實踐,使我們深切體會到“一帶一路”戰略是國家進一步擴大開放重大的舉措。為中國企業在更高水平上參與國際競爭,提升企業競爭力,提供了全新的機遇。
下面我想提三點看法: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新的機遇。
第一,“一帶一路”戰略為中國企業在更大范圍內開拓新市場,整合全球資源,優化產業鏈的布局,應對全球貿易投資新格局,從而推動我國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是一次更大的發展空間。
隨著全球經濟放緩和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全球化的紅利和中國企業高增長的紅利將逐漸地縮減,在這個背景下,企業都要尋求新的發展空間,這顯得尤為重要。“一帶一路”戰略為大企業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作為企業尋找這樣的空間,我覺得尤為重要。“一帶一路”連接著東亞經濟圈和發達的歐洲經濟圈,沿線覆蓋人口超過41億的人口,經濟總量超過了21萬億,隱藏著巨大的市場。無論從基礎設施還是產業和貿易,都有巨大的空間。
第二,更大整合資源的平臺。
“一帶一路”重點內容之一就是促進貿易便利化,消除投資貿易壁壘。鼓勵不同國家和地區相互投資。“一帶一路”沿線覆蓋6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資源到產業的結構等,都有很大的空間,為企業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配置上提供了廣泛的發展空間。
剛才彭清華書記也問我,你在澳大利亞等國家投資,這些國家態度怎么樣?我跟他匯報講,現在有一些國家實際上對中國投資也是非常謹慎。比如對一些涉及到機密或者有高端技術含量,國家安全等領域,可能有一些反感或者不太支持,但是從整體上一般來講,他所需要的這些項目空間同樣巨大。
第三,更大經濟話語權。
當前全球化進入新階段,國際投資貿易規則正經歷著深刻的調整,中國經濟經過30多年的高速成長,我們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相當多的行業和領域,擁有較大的領先優勢。中國將有機會通過多邊、雙邊貿易的簽署,亞投行私募基金等這些措施,來提高在全球競爭力、話語權。
二、企業如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呢?關鍵要做好5點:
1、要把握大勢。既要從戰略上,還要從戰術上做全面的考慮。
從戰略上來看,中國已經具備了這樣的大勢,實際上中國的經濟成長,國內最大的問題當中之一就是所有產能過剩,這些過剩對于“一帶一路”國家當中有需求的這些市場就是空間。而且從我們的技術水平到商業模式,很多方面我覺得都已經適合我們走出去,關鍵是我們要把握好,而且是把握好人家需要的,我們有競爭能力的。
2、注重發揮優勢。
參與全球競爭是每個大企業發展必由之路,也是企業發展的最高境界,企業需要研究自身的相對競爭優勢,在全球范圍內整合資源參與競爭。企業選擇哪些國家、哪些城市投資什么樣的項目,什么樣的產業,用什么樣的方法出去呢?我覺得核心問題就是要考慮有沒有競爭優勢。如果有相對競爭優勢出去,會很順利的,如果沒有優勢,基本上出不去或者出去就輸了。
3、要以市場化方式主動抱團出海。
這也是中國政府比較鼓勵的。因為中國有一些產業鏈相關聯,如果單一企業出去,在市場化背景下,與企業結合走出去完全是不一樣的。無論是金融還是實業的結合,包括協同產業的聯動出去,如果協同的話成功的可能性概率更大,有條件的應該通過市場抱團“走出去”,這樣的競爭力可能會更強。
4、屬地化經營。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策環境差異較大。文化、宗教多元、社會問題復雜,通過當地服務機構合作,加強屬地化經營,特別要充分發揮專業服務機構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信息不對稱,減少與當地社會文化沖突,在過程當中,過去大家考慮的是,我是獨資做還是合資做呢?有人認為“走出去”一定要合資做,因為你不熟悉。合資做有好處,但帶過來的是什么呢?效果問題,還沒開始矛盾一大堆,這是過去長期碰到的問題。如果你是獨資做,確實很多不清楚,雖然覺得想得很周全,但是還是有很多問題沒有想好,那就需要大量的應用好全球化的專業機構,這是非常重要的。
5、堅持互利共贏。
這不僅是在全球,在哪個國家都是一樣的。南寧的王書記跟我講,要多做一些廣西和南寧需要的,我們又有競爭力的項目和產業,我覺得這句話講得非常正確。在全球化供應當中也是一樣。我認為要堅持共贏,無論是企業自身的商業模式還是當地的需要和我們的需要,都應該很好的結合。如果當地政府沒有需要,我相信也不會支持。
三、“一帶一路”發展當中要注意的問題。
問題很多,因為大部分中國企業過去“走出去”一段時間是央企走得比較多,一段時間企業是中小民營企業走得比較多,一段時間有一些影響的項目在全球發展,但是相當一段時間里頭,實際上中國企業“走出去”在全球大項目影響力不夠,近兩年來,我覺得一些項目影響力都比較大了,而且社會反響也比較好。
在這個過程當中,這次“一帶一路”走出去有很多問題需要防范。特別是要注意幾條:
一是“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非常不平衡,有最發達城市、最發達的國家,也有最貧窮的國家,今天簽約,明天總統就下臺了,總理明天就辭職了。也可能今天談完了,明天這個人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我印象最深,2012年的時候和一個國家簽約,想用資源換市場,搞開發區,結果今天簽完,明天下臺了。發達國家來講法律規范、政局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一帶一路”當中有相當多國家和地區是政局、法律非常不完備的。也有人講有多大的風險就有多大的盈利,風險大、同樣盈利大,這也是對的,因為你賭一把,當然不能用賭的心態去看。因此對這些國家一定要從系統方面分析風險是全方位都要考慮的,無論是法律還是流程還是匯率,還是政局都要考慮。
二是市場發育程度不一樣,開放度也不一樣。借助中國政府的力量對這些國家這些地區抱團出去的時候,中國政府有所作為,無論是政府的部門還是政府的學會、行業、國際組織等,這樣才能使我們對不夠發育的市場程度能夠有好的進入契機。中國的掘進機不能到美國施工,中建通過收購合資公司進入到美國施工,今天有韓國的朋友,我們在韓國也有投資,中國的施工企業不能進去,有保護,需要溝通協商,我們現在在韓國的投資基本上用當地的,有些市場方面準入和規定,需要中國政府方面協調。
三是配套服務不到位。所謂的配套服務不到位發達國家來看,我們的體會是所有的服務機構,只要花錢,拿的服務基本上可以全方位需要的,不是所有國家都能提供這樣的服務,當然是有償的。有償服務看上去要出錢,實際上對項目投資未來的風險防范有很大的幫助。但是一些非發達國家這些配套很不到位,這就要求我們自己通過各種渠道對不完備的配套服務當中服務機構尋找,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們應該充分注意的問題。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一帶一路”建設是新中國、新時期中國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也是我們企業面臨難得的又一個發展重大機遇,我們應該主動作為,應該積極應對,這樣才會使我們在全球化過程當中走得越遠,走得越好。
我們也非常愿意與在座的各位企業家一起,與廣西和南寧一起,齊手共進,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中國企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全球化發展水平貢獻綿薄之力,實現共贏。
謝謝大家。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