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原奶價格今年已經跌破4元/公斤,在成本端壓力下,奶牛養殖企業正面臨嚴峻考驗。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北方多地牧場獲悉,上游原奶過剩、原奶供需失衡、消費市場需求疲軟等因素導致原奶價格持續下跌。
原奶價格持續走低
中小牧場之殤
原奶價格低、不好賣是當下多數牧場面臨的共同問題。紀興華是華北地區一家中小型牧場的老板。“牧場中有500多頭奶牛,每天大概有300頭在產奶,產奶量大約6噸。行情好的時候,原奶都會以不錯的價格賣掉,但今年原奶價格下跌,目前是3.7元/公斤。價格低也不好賣,賣不出去的原奶只能以低廉價格賣給奶販子,收回一點本金。”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只能是一邊減少奶牛數量,一邊負債經營。
記者還走訪了位于河北壩上草原的一家牧場,比起紀興華的牧場,這家牧場的現狀要差得多。“今年年初就陸陸續續有客戶取消合作,此前我的牧場給一些知名乳業供奶,但隨著原奶價格下行,乳企也減少了購奶量。”牧場老板牛先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只有為數不多的客戶來收原奶,收奶的要求也極其高,稍微有點不合格就會被拒收。現在周邊已經有幾個牧場生存不下去關門了,如果原奶低價的情況再持續一年,中小牧場都會垮掉。
“現在一公斤原奶收奶價在3.8元左右,成本卻達到4.2元,牧場基本都在虧。賣不掉的原奶只能排隊噴粉,目前奶粉行業也不景氣,再說個人噴粉各項指標很難達標。”某內蒙古養殖場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事實上,2022年下半年至今,原奶價格一直處于下行通道。據農業農村部數據,6月份第一周(采集日為5月31日)內蒙古、河北等10個主產省份生鮮乳平均價格3.85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3%,同比下跌7.0%。較今年1月份第一周4.12元/公斤價格下跌6.55%。
對于原奶價格下行的原因,乳業分析師、中國農墾乳業聯盟經濟專家組組長宋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第一是需求方面,近兩年來中國乳制品消費需求增長放緩,部分品類銷售甚至出現下降。第二是供給方面,國內奶牛養殖增長迅速,原奶供應量增長較快。第三是進口產品對國內原奶產品的擠占效應。
供需關系失衡
是主要原因
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數據,2021年8月中旬國內奶價最高達到4.38元/公斤,之后逐漸回落。今年,原奶價格更是跌破4元大關。
據統計,2021年全國新擴建牧場項目166個,涉及存欄98萬頭,2022年新建及在建項目148個,涉及存欄超100萬頭。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牛奶產量達到3932萬噸,創歷史新高,2023年一季度牛奶產量達834萬噸,同比增長8.59%。
“擴建牧場使原奶供應增加,再加上乳品消費低迷、下游乳企及終端需求減少,造成了原奶價格走低。”中國食品產業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朱丹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勝利也表示,受人口結構變化等諸多因素影響,我國液態奶消費下降。同時,乳企發展速度較快,原奶供應量增加,“一增一減”導致液態奶供需關系處于失衡狀態。
由于奶價下跌,中小牧場承壓,大型奶牛養殖企業的日子也不好過。據上市乳企財報,現代牧業、優然牧業、澳亞集團等乳企2022年雖然收入保持增長,但凈利潤卻集體大幅下滑。
2022年,現代牧業實現收入123億元,同比增長74%,實現凈利潤5.8億元,同比減少43.8%;優然牧業實現收入180.5億元,同比增長17.6%,實現凈利潤4.1億元,同比減少73.4%;澳亞集團實現收入5.6億美元,同比增長7.8%,實現凈利潤2339.4萬美元,同比減少77.6%。
“上述企業增收不增利,主要系受到飼料成本大幅上漲和奶價下跌雙重因素影響。”宋亮表示。
更有企業出現了嚴重虧損。根據相關上市公司年報,2022年,駿華農牧凈利潤下滑694.55%至-954.24萬元;沃野牧豐凈利潤下滑264.49%至-1302.97萬元。對于凈利潤的虧損,駿華農牧表示,飼料價格高位運行加之近兩年國內原奶產業加速擴產,原奶供需平衡再次被打破,奶價下行,擠壓牧場利潤。沃野牧豐年報也提到,受市場低迷影響,下游乳企庫存壓力加大,生鮮乳供需矛盾加劇,出現階段性過剩并導致價格下行。
企業經營承壓
多地出臺紓困政策
如何應對奶牛養殖企業的困境?李勝利提出,出臺穩收奶、穩奶價的相關政策尤為重要。“如果奶價繼續低于成本價,預計2023年國內奶牛淘汰率會超過8%,大概會有50萬頭牛淘汰。”他建議,要保持主產省份奶價穩定,鼓勵養殖企業主動淘汰低產奶牛,適當壓低奶牛牧場的建設速度。
對于當前奶業形勢,宋亮提出幾點建議:做好全國總量控制,建立奶源供求量化關系動態監測平臺,建立預測預警體系。加快生產組織模式轉變,推進種養結合,發展中大型合作社牧業,推出相關養殖補貼。發展高附加值奶產業,推進專業營養產業發展。
談及中小型牧場的生存之道,廣東省奶業協會原副會長王丁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要主動將老弱病殘、產量低的奶牛淘汰,準備配種的或者產奶高的奶牛要守住。同時,減少飼料成本,高營養進口飼料可減量或者不用。同時還要加強牧場的經營管理。
事實上,針對奶業困境,多地已出臺紓困政策。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印發的《2023年全省畜牧工作要點》中提出,規范生鮮乳市場秩序,推動乳企與奶牛場簽訂長期生鮮乳購銷合同,對不執行收購合同和交易參考價的,取消扶持政策。今年年初,河北省農業農村廳還向乳品加工企業發放補貼資金,幫助乳企緩解資金壓力。
山東奶協也發布通知稱,乳企應做到應收盡收,續簽收購合同,并在后期根據困難緩解情況適當補償差價。
“維護奶業發展良好局面,需要國家和相關部門給予積極扶持,需要全行業各環節開拓創新,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積極通過技術和管理創新來節本提質增效,通過產品結構調整和宣傳,有效開拓消費市場,紓解產業困境。”中國奶業協會也呼吁關注奶業健康發展。
雖然各地陸續出臺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但短時間內難以改變奶價持續下行趨勢。中金公司分析師王文丹表示,預計未來兩年原奶整體供大于求的格局不變,原奶價格或保持低位運行。
“預計今年原奶供給整體偏松,全年奶價依然保持下行趨勢,但后期降幅會逐步收窄,奶價整體保持低位運行,乳制品企業成本有望進一步下行。”東興證券分析師孟斯碩表示。
本報記者 王麗新
見習記者 李 靜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