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中央企業凈利潤、利潤總額增速要高于國民經濟的增速,營業收入利潤率、研發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都要有明顯提高,同時還要保持資產負債率的穩健可控。這是2月23日國新辦舉行的國企改革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郝鵬透露的2021年中央企業經營目標。
據介紹,圍繞這一目標,今年國資委將在優化布局等多方面進一步發力攻堅,加大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回答《經濟參考報》記者提問時表示,下一步,國務院國資委將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支持中央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采取重組整合等多種途徑,加快國有資本的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他進一步“劇透”了四大具體路徑:一是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領域集中,加大對國防軍工、能源資源糧食供應、骨干網絡、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投入。二是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提升供應鏈保障能力和產業體系抗沖擊能力。三是推動創新資源的整合協同,加快突破一批行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四是切實解決部分央企之間的產品相似、資源分散、重復建設等問題,形成資源合力。
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加快推進,先后完成了12組24家中央企業的重組,新組建和接收了5家企業,中央企業數量從“十二五”末的106家調整到目前的97家。
“總的來看,重組的成效非常明顯。”彭華崗認為,首先有力推動了資源向優勢企業和主業企業集中,促進了相關行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其次有力解決了同質化競爭、重復建設問題,提升了中央企業的資源配置效率。此外,切實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在國際標準、行業規則制定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2020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新時代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意見》。會議指出,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當前國有經濟布局結構存在的問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調整存量結構,優化增量投向,更好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堅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郝鵬表示,今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攻堅之年、關鍵之年,要確保完成總任務的70%以上。他強調,要在優化布局、狠抓創新上進一步發力攻堅。加大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的布局力度,加大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持續推動非主業、非優勢“兩非”和低效、無效資產“兩資”的退出。加大激勵創新力度,在關鍵技術上取得新突破。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今年2月,此前接連重組了馬鋼、太鋼的中國寶武集團又與昆鋼聯合重組。該公司明確,到2022年底,在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高國有企業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顯成效。其中包括,大力推進兼并重組,實現高市占新突破,形成“超億噸寶武”規模引領效應。中國五礦集團表示,2021年要實施重組整合戰略行動,對內推進整合融合打造產業平臺,對外推動并購重組。
地方國企重組整合也在提速。山東省國資委2月23日表示,2021年將發布“十四五”全省國有資本布局優化與結構調整規劃和省屬國資國企改革發展規劃。深入實施戰略性重組整合,完成部分省屬企業重組整合任務。繼續實施非主業清理整合三年行動計劃,對主業發展情況實施常態化跟蹤監測。
安徽提出,大力推動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2021年將依托省港航集團啟動新一輪港航資源整合。內蒙古透露,全區“十四五”國有資本布局與結構戰略性調整規劃將在今年6月前編制完成。支持區屬國有企業與中央企業、其他地方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重組整合。加快區屬企業橫向、縱向調整,優化產業鏈資源配置升級,推動眾多中小國有企業優化整合。
切實防范風險也是今年重點工作之一。針對去年以來地方國企出現的債券違約現象,彭華崗表示,個別地方國企發生債務違約既有疫情沖擊、市場波動的外部原因,也有企業自身盲目做大、管理不善等內部因素,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近期在國務院金融委的領導下和相關部門指導下,地方切實采取有力措施化解債務風險,已經取得積極成效。
國資委透露,中央企業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下一步將繼續督促指導央企加強債務風險防控,同時近期將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國有企業債券風險預測預警工作機制,正在研究制定加強地方國企債務風險管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導督促地方國資委精準識別高風險企業,加強資產負債率分類管控和資金投向管理。同時,還將聯合人民銀行、證監會專門召開防范地方國企債券違約風險專題會議進行工作部署。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