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決勝未來,改革關乎國運。《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創新作出了總體部署,明確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創新是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
一、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世界科技強國競爭,就是比拼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什么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比如,科研院所、領軍型企業、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國家實驗室等,都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利用好、組織好、發揮好它們的作用,優化資源配置。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指明了方向。
二、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一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二是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創新離不開產學研,企業必須和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產業鏈上其他環節企業密切配合,相互協作。三是發揮企業家在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企業投入基礎研究實行稅收優惠。四是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作用,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加強共性技術平臺建設,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三、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科技領域是最需要不斷改革的領域。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統籌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和經濟社會領域改革。2016年以來,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突破了不少制約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取得了一批改革成果,在塑造良好創新創業創造生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科技創新方面的一個重要事例就是瓦特改良蒸汽機。在瓦特之前,蒸汽機已經被發明出來了,但卻應用得不多。為什么?效率低,不穩定,也不夠安全。1763年,紐科門蒸汽機已經出現。時任格拉斯哥大學儀器修理員的瓦特,奉命修理一臺發生故障的紐科門蒸汽機。當時,這種蒸汽機有著明顯缺點:它在運行過程中,需要燃燒大量的煤,以至于無法離開煤礦。距離稍遠,運煤速度就無法跟上燒煤速度,只能停火歇工。瓦特發現,如果把加熱和冷卻過程分離,在氣缸之外設置一個單獨的冷凝器,專門用來冷卻蒸汽,便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1768年,在量熱學開拓者布萊克教授的指導下,瓦特成功研制出帶有分離式冷凝器的蒸汽機。后來,該機被命名為“瓦特蒸汽機”,其工作效率是紐科門機的3倍,耗煤量卻僅為后者的1/4,很快就在各個煤礦取代了紐科門蒸汽機。
瓦特能夠改良蒸汽機并非偶然,英國當時像瓦特這樣從事發明的人很多。杰克?戈德斯通在一本書中說道:“推動眾多產業實現工業化的因素很多,包括工人教育和訓練程度的提高、金融和資本對新產業的投資以及新的企業組織形式等,但在每一項重要技術改進的背后,都有著相應的技術創新。工業革命之所以首先在英國發生,是因為英國最先形成了一種社會風氣,自然哲學家的思想、儀表技師、手工藝人的技術與企業家和工廠主的目標不再是各自獨立的,而是積極地相互交流匯聚到了一起,造就了連續涌現、不斷加速的新變革。”創新需要一種環境和氛圍,一種文化,一種制度,一種習慣,一種風氣。所以,形成一種氛圍十分重要。
要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在實踐載體、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環境營造上下功夫,推動科技創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隊伍體系化和協同化,繼續破除影響和制約科技核心競爭力提升的體制機制障礙,不斷激發創新創業創造活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