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選意見建議撈“干貨”,原汁原味貼民心,問題轉辦“不過夜”,部委回應有“硬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辦公廳工作專班從70多萬字的兩會簡報和7.6萬字的網絡留言中,摘選代表委員對政府工作報告的具體修改意見223條,報告起草組采納64條,占今年報告全部81處修改的79%。
3月7日中午,來自山東的全國人大代表、泰安市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長孔怡和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副司長孫好勤,通過網絡視頻連線展開了一場直抒胸臆的交流。
如何把“小蘑菇”做成大產業,一直是扎根一線的農科人孔怡思考的事。兩會后啟動農業種質資源大摸底,9月份新的農作物種質資源庫能建好,再利用3年時間完成最后707個縣的農作物資源普查……通過孫好勤的介紹,孔怡驚喜地發現自己關注的種業發展短板,早已成為部委的布局重點。她感慨萬千,部門反饋的質量和效率令人振奮。
這次高效務實的溝通背后,得益于國辦堅持開展的匯總轉辦代表委員意見建議工作。
自2016年起,每年全國兩會期間,國辦都派出工作人員現場旁聽人大和政協團組討論情況,記錄、整理并回應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2020年因疫情防控形勢需要,國辦不安排工作人員到現場旁聽,而是通過全國人大、全國政協會議簡報等渠道,梳理匯總代表委員對政府工作報告等文件的修改意見以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建議,并轉有關部門辦理回應。
今年全國兩會,國辦抽調精干力量組成專班,繼續堅持了這一做法,在收集渠道上新增了“2021·代表/委員對政府工作留言”小程序,在匯總內容上增加了代表委員對“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的意見建議。
“十四五”新的發展藍圖正在鋪展,百姓關心的,就是要著力解決的;人民向往的,就是要努力實現的——
“建議對工商企業用電減征或免征政府性基金及附加,降低用電成本”;
“建議加快推進新型平臺用工模式發展,將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用工模式納入法律體系”;
“建議建立培育鄉土職業農民工作機制,建立引進鄉土人才工作機制,鼓勵優秀企業家、科技工作者、專家學者等到鄉村創業”;
建議盡快修訂職業分類大典;規范校外培訓;研究制定低碳產業專項發展規劃,建立國家清潔能源發展基金……
國辦工作人員盡量確保將代表委員的肺腑之言、真知灼見原汁原味地一一收集轉辦。這些及時傳遞的“好聲音”,為14億中國人向著夢想出發凝聚力量。
據介紹,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除了對政府工作報告的具體修改意見,國辦還梳理匯總代表委員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建議424條、覆蓋678人次,轉有關部門辦理回應104條、覆蓋180人次。
“今年梳理匯總意見建議的數量總體比去年有所增加,覆蓋面進一步提高,回應辦理時效性進一步增強,得到了代表委員普遍好評。”國辦秘書一局處長李林說。
3月5日至7日連續3個深夜,中南海國務院辦公區域內,20多名專班工作人員爭分奪秒地工作——有的熟練地翻閱會議簡報,不時劃下重點;有的快速敲擊鍵盤,將代表委員反映比較集中和典型的意見建議錄入電腦。
已連續6年參加這項工作的王哲告訴記者:“晚上大約10點兩會簡報陸續送來,我們就要立即高速運轉起來,通常要忙到第二天凌晨。”他說,今年全國兩會日程緊湊,我們要通過高質量工作確保聽取代表委員意見建議密度不減、質量不降。
今年“上新”的代表委員對政府工作留言小程序,在政府部門與代表委員間架起了又一座溝通之橋,一亮相就受到歡迎。
“小程序操作簡單、便捷,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從3月2日上線至今,留言一天都沒斷過。”國辦中國政府網運行中心處長王軻介紹說,留言中有的代表委員舉例子、算細賬,信息量豐富,有的代表委員從基層視角以小見大地提出具體意見建議,有助于政府部門更全面地掌握情況,為改進工作、完善政策提供了參考。
全國政協常委、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廣西壯族自治區工商聯主席磨長英表示,前一天自己通過小程序提交了建議,第二天相關部門就主動打電話來進行溝通交流,回應及時到位,給小程序和政府部門點贊。
件件有反饋,事事有回音。不少代表委員表示,匯總轉辦工作充分彰顯了政府廣泛傾聽民意、自覺接受監督、匯聚眾智眾力的誠懇態度,體現了國辦主動服務、高度負責的良好作風,成為暢通政府與代表委員聯系的“直通車”。
經過幾年來的實踐,國辦匯總轉辦工作不斷向制度化、規范化邁進。下一步將在優化流程機制上下功夫,探索有效運用信息化手段,更廣泛、更便捷收集代表委員意見建議;在完善匯總內容上著力,持續提升梳理質量、拓寬覆蓋面;在加強跟蹤督辦上突破,與兩會建議提案辦理相貫通,及時將代表委員意見建議吸收轉化為做好政府工作的實招硬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