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來自黑龍江的游客王悅悅帶著6歲的女兒來到山東青島市即墨古城拍起了“穿越劇照”。在東、西門里大街的不同景點和攤位拍照留念,母女倆遇到喜歡的傳統物件也忍不住掏腰包購買。“你看這個清代小格格泥塑做得多么可愛,她的服飾也很逼真,就買它!”“90后”的王悅悅是一名忠實的國潮粉,尤其愛好中國傳統元素的服飾、擺件。
即墨古城占地43公頃,總建筑面積約37萬平方米,大多是仿古建筑。走進即墨古城會看到巍峨的青磚城墻,古色古香的街巷,林立的十三牌坊,青磚黛瓦的古建筑,置身其中,有穿越時空之感;徜徉在貫穿全城的東、西門里大街,學宮、文廟、牌坊等星羅棋布,精品酒店、非遺手工、國潮服飾等業態豐富多樣。
近年來,隨著即墨古城的招商運營,國潮風商鋪日益增多,各種商品、藝術品琳瑯滿目,吸引著游客駐足觀賞。有以葫蘆為紙、鐵作筆、火作墨的黃氏烙畫;有以“梅蘭竹菊”“飛鳥游魚”等為創作對象,在饅頭上印畫的葛村榼子……
“雖然都是當地的傳統手工藝品,但有些制作很有創意。”來自濟南的游客劉龍輝拿起一個袖珍版的小鳥籠愛不釋手,并當場在大歐鳥籠門店預訂了一對鳥籠樣式的現代燈具。“今年買了新房,我一直想做新中式風格的裝修,自己也很喜歡中國風的家居、手工藝品,聽說即墨古城這里的品類比較多,我們就抽時間到即墨邊旅游邊采購。”
除了一系列傳統手工藝品,從千年歷史文化中提煉并嫁接現代高科技的吉祥物“墨小牛”在牛年春晚火了一把后,成為消費者追捧的國潮產品之一。
青海姑娘趙玉菲自小喜歡歷史文化,大學畢業第一年一直在找工作。電視屏幕上“墨小牛”那種不服輸、勇往直前的形象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了解到它的設計靈感源于戰國時期在即墨發生的田單火牛陣破燕的故事后,趙玉菲立即產生了到即墨找工作的想法。“來即墨古城的第一件事是選購了一件印有‘墨小牛’圖案的衛衣,買了幾個‘墨小牛’玩偶、幾把折扇寄給家里人。”
如今,趙玉菲從事產品形象設計工作,她受到了“墨小牛”的啟發,為公司設計了部分帶有中國歷史文化元素的產品,“感覺效果還不錯”。
同樣因熱愛國潮服飾而出來創業打拼的還有侯可健夫婦。2017年,“90后”小兩口在即墨古城開辦了浮生半日漢服體驗館,丈夫侯可健負責運營,妻子王雪蓮負責美妝穿搭,現在兩個人操持的生意越來越紅火。
“我們有各式傳統服飾300多件,妝容和發型根據消費者的形象設計。”侯可健說,妻子并不是專業化妝師,也從未經過專業培訓,因為愛好漢服裝扮而選擇創業,并將這份愛好變成了事業。
“我們之前加入了一個漢服愛好者群,全國各地的愛好者都在群里分享自己的設計和想法,微信群也因人員的增加而擴建了好幾個。”侯可健說,他近年來接待的消費者以年輕人居多,節假日期間人多得有點忙不過來。
“古城整體的設計和規劃,包括建筑的建造工藝都很精美,營造了一種古香古色的氛圍。很多游客來我們店里參觀,都會有嘗試一下漢服的沖動,多的時候一天能接待七八十位消費者。”侯可健說。
目前,即墨古城帶有國潮元素的商鋪不計其數,涉及服飾、餐飲、傳統手工藝等品類,浮生半日漢服體驗館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這幾年的國潮產品在日常的消費場景中越來越受推崇,這也是Z世代個性化消費需求創造的新的消費潮流,是我國文化自信的一種體現。”侯可健對店鋪的發展前景充滿期待,他希望通過夫妻的共同努力,讓更多的游客體驗到傳統服飾的魅力,愛上即墨古城,愛上帶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各類國潮消費品。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