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綜藝“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中一段名為《互聯網體檢》的小品在社交媒體上爆紅。小品雖著眼于入職體檢,但字字句句直指互聯網行業存在的諸多亂象:個人隱私泄露、廣告過長、惡意彈窗、誘導購買會員、強制下載軟件、超前點播、限速下載、“賣慘式”直播帶貨……其爆梗之密集、創意之精巧、諷刺之辛辣,令人拍案叫絕。
從如潮的反饋來看,網友們苦亂象久矣,以至于當久違的諷刺喜劇戳中笑點和怒點,針對個別互聯網企業的積怨瞬時得到宣泄。甚至有人表示,“看著看著,就攥緊了拳頭。”
現如今,以視頻網站、社交軟件、網盤、直播平臺為代表的網絡媒介已經成為人們工作與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久而久之,這種剛需令個別企業滋生出“缺我不可”的傲慢與自負,在擴張發展的過程中完全“以我為主”,忽視了消費者的權益與訴求。小品反映的現象早已有之,吐槽之聲更是不絕于耳,但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正是因為相關企業抱定了“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消費者”的態度,甘當那個叫不醒的裝睡者。
必須指出,亂收費、惡意廣告、強制下載等問題,絕非存在即合理,不能因為長期打擦邊球而默認為約定俗成的操作。互聯網行業,需要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體檢”,去透視自身的頑疾沉疴,直面消費者的質問。
事實上,個別企業已經邁開了步子。播出小品《互聯網體檢》的視頻網站,正是小品所極力諷刺的對象之一。在此之前,這家網站也已率先表態,取消超前點播的收費模式。這種敢于正視問題、主動解決問題的態度,是值得肯定的。難怪小品編劇要感謝該網站允許他們“吃誰家飯,砸誰家鍋”。
但僅止于此,是不夠的。小品反映出的行業問題,理應得到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針對涉嫌侵犯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的種種行為,有關部門應予以充分研究,劃定明確紅線,消除監管盲區,以法律準繩糾正行業的無序發展。與此同時,互聯網企業不能停下自查自糾的腳步,也不能以競爭為由互相推諉責任,而應自始至終將消費者的權益和體驗擺在服務升級迭代的首要位置。將“收割韭菜”視為理所應當的企業,必將得到“用腳投票”的回應。
全面“體檢”之后,互聯網企業更需要一次“刮骨療毒”。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