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業內人士指出,從近期各地集中簽約、開工的重大項目來看,項目儲備充足,跨年銜接緊湊。隨著明年新增專項債額度的提前下達以及財政支出的加速,基建投資增速有望企穩回升。
基建項目加快落地
11月以來,發改委批復多個基建項目,同時,河北、廣東、山東等多地重大項目密集開工,推動穩投資駛出加速度。
國家發改委基礎司此前組織召開重點鐵路項目調度會指出,各有關方面要加快推進專題編制報批工作,確保重點鐵路項目具備批復條件,為開工建設奠定基礎。11月以來,國家發改委批復了無錫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以及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鐵路等項目,總投資超兩千億元。今年以來,發改委批復了成都、南京和福州都市圈發展規劃,在未來數年,基礎設施建設均存在巨大投資需求。
河北、廣東、江西等地近期集中簽約重大項目。12月6日,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龍湖區、濠江區分別舉行2021年第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簽約開工投產活動,50個項目總投資超269億元。12月1日,河北省石家莊市舉行2021年四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400多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495.6億元,當年計劃投資96.2億元。
同時,各地正積極部署推進基建項目加快落地,并提前謀劃儲備下一步的建設重點。據江西日報報道,江西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緊盯國家宏觀政策、緊貼當前經濟形勢、緊扣江西發展所需,不斷更新充實全省重大項目庫、項目池,努力做到“早部署、早謀劃、早推進”,形成“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的項目梯次推進格局。今年四季度,又梳理提出100個明年6月底前力爭開工的重大基礎設施領域前期推進項目,項目總投資2270億元。
業內專家分析,根據部分省、市、自治區政府公布的重大項目建設計劃,項目儲備充足,既包括交通、環境、水利等傳統基建項目,也有5G、大數據中心、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同時還涵蓋民生、醫療等補短板領域。不少項目的時間跨度較長,如按計劃進行,足以對未來數年基建投資形成支撐。
專項債將繼續發力
對于市場關心的基建項目資金來源問題,專家表示,專項債已成為穩投資的重要發力點。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考慮到為了在明年年初形成實物工作量,專項債有望在明年一季度開始發力,全年發放規模可能大于2021年。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日前表示,要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用好用足、提前使用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
“2022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政策需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預計新增專項債額度為3.2萬億元,發行節奏前快后慢并更多投向基建,對全年經濟形成托底。”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羅志恒指出,明年基建投資形勢或從“資金等項目”轉向“項目等資金”,提前下達額度有助于在明年上半年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
他認為,從資金投向上看,明年專項債仍會向調結構、增后勁的“兩新一重”領域傾斜,重點支持交通基建設施、能源、生態環保、冷鏈物流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等領域。考慮到基建投資意愿上升,專項債投向基建的比重有望提升,但主要是新基建領域。
此外,專家建議,要注重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效應,撬動和吸引更多社會資金投資重大項目。
持續優化投資結構
“今年底明年初,穩投資將進一步加力,并在穩增長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范若瀅表示,基建投資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抓手,肩負著托底經濟的重要使命。四季度以來,專項債發行節奏明顯加快,地方也加快重大項目的開工、施工步伐,這些均有利于推動基建投資增速企穩回升。
中金公司研報預計,2022年基建投資增速或反彈至6%左右。在基建支出方向上,明年傳統基建與新基建或齊發力。其中,5G投資將保持溫和增速,傳統基建投資有望迎來5%左右的中等增長。
范若瀅認為,要更好發揮穩投資的作用,需要多措并舉。首先,要加強資金支持力度。要充分發揮專項債的“輸血”作用,更好發揮專項債資金帶動社會資金作用,擴大有效投資。其次,地方政府需要扎實做好前期工作和施工準備工作,優先遴選符合投向、收益能平衡、準備工作充分的項目,確保項目早開工、早見效。再次,加強財政、貨幣、投資等宏觀政策協同配合,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加強金融服務,保障合理融資需求。
業內專家提醒,在穩投資的同時,更要持續優化投資結構。各地穩投資、上項目不僅要發揮出投資的穩增長作用,而且要切實發揮出投資的調結構作用。對于核心技術攻關、民生保障、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投資項目,要重點關注、優先部署、積極推進,從而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