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向杲
見習記者 楊 潔
2月25日,中國銀保監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銀行保險機構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引導保險機構為保障性租賃住房提供資金和保障支持。
擁有15年保險從業經歷、首批向監管備案的投連險投資經理、保險資管業資深人士王傳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述文件是指導意見,短期談不上實質性影響。但從長期看,目前的住房保障體系框架已見雛形,未來與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收益特點最匹配的資金就是保險資金,若險資機構能夠抓住政策機會,則可以在該領域做實資產端,反向驅動保險負債良性增長。
監管引導險資多樣化
參與保障性租賃住房投資
《指導意見》明確,銀保監會引導保險資金多樣化參與保障性租賃住房投資和服務,支持保險資金通過直接投資或認購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保險私募基金等方式,為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提供長期資金支持。
《指導意見》提出,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參與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
對此,一家大型險企固收投資經理告訴記者,對于險資機構投資者而言,REITs作為中等收益、中等風險的金融工具,具有流動性高、收益穩定、安全性強等特點,有利于豐富資本市場投資品種,長期看有望成為重要投資品種。在利率不斷降低且信用風險不斷攀升的當前,基礎設施REITs的特點對于資金方而言具有一定吸引力,且REITs與債市和股市相關性較低,有助于保險資金優化投資組合、降低投資風險。
“總的來說,REITs具有亦股亦債的特性,產品底層是風險較小的不動產或基礎設施資產,資產穩定性較好,因而REITs產品屬于下跌有底,同時具有上漲空間的產品,可以作為固收+策略中重要的配置品種。”上述投資經理表示。
監管還明確了市場化方式投資路徑。《指導意見》提出,對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產業園區配套用地、新供應國有建設用地等新建自持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或存量盤活項目,銀行、保險機構在綜合考慮企業項目建設或購置,以及后續運營需求的基礎上,以市場化方式提供適配其融資需求的產品。
保障性租賃住房投資
與險資屬性相匹配
盡管險資參與保障性租賃住房投資還需要進一步細化監管規則,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以后監管細化規則的落地,保障性租賃住房投資機會將利好保險公司資產端與負債端。
王傳振認為,保障性租賃住房屬于政府民生工程,租金收入雖然低廉,但非常穩定,符合保險資金的要求。若險資機構能夠抓住政策機會,則可以在該領域做實資產端,反向驅動保險負債良性增長。
“隨著‘房住不炒’政策的深入和居民購房預期理性回歸,以及國家構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逐漸清晰,當前,引入銀行保險機構參與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并配套系統嚴格的監管要求,可謂恰逢其時。既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緩解住房難題,又符合市場化導向,合理引導金融資源優化配置,實現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王傳振表示。
中再資產不動產投資事業部此前也撰文表示,險資以股權形式重資產投資租賃住房項目,匹配銀行低息長期貸款,既能在持有期間取得長期穩定的租金回報,又能在退出時取得可觀的資產增值收益,且險資投資租賃住房項目的風險基礎因子較低,綜合分析具有較高的配置價值。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