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產業作為中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中國制造2025”重點發展的十大領域之一,是中國成為制造業強國的重要“抓手”,目前正處于飛速發展階段。伴隨新材料產業高速發展,知識產權保護對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的促進作用越發顯著。其中,現代分析檢測技術對新材料產品的性能檢測、研發創新等起到了關鍵的輔助作用,而技術創新則離不開通過知識產權或專利保護的方法對其保駕護航。
4月15日,《中國企業報》中企視訊與長三角知識產權發展聯盟主辦的第14期《知新大講堂》節目如期開播。本期節目以“新材料產業之分析檢測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為主題,邀請到微略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專利部總監,同濟大學材料化學博士,執業專利代理師、技術經紀人肖烜、上海微譜檢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業技術事業群經理趙磊,與《知新大講堂》節目主持人、長三角知識產權發展聯盟秘書長郭國中共同探討分析檢測技術和知識產權如何助力新材料企業的研發,以及新材料知識產權的用權、維權和分析檢測技術之間的關聯。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到2025年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嚴格,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2件。目前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不斷取得技術突破,尤其新材料領域產業鏈齊全,眾多企業紛紛開展技術創新,以期突破“卡脖子”瓶頸,實現“替代進口”,擺脫對國外技術的依賴。不過,新材料企業在研發過程中,仍面臨重重困難。
借以大數據,輔助技術研發升級 一方面,“基礎研究不夠透徹,是企業研發過程中面臨的突出難題。”趙磊表示,某段時間石墨烯“特別火”,很多未將石墨烯研究透徹的企業便將其應用在“任何領域”,如紡織品、潤滑油、電池等,這往往導致一些產品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的性能。“例如,潤滑油加入石墨烯,不只是簡單的‘加法’,它還面臨加入石墨烯后如何分散、動壓潤滑、低速重載、材料機理等一系列科學問題。”趙磊分析道,“如果基礎研究不透徹,往往導致產品看似完好,但在使用階段產品性能等方面則表現不佳。”
同時,企業還容易忽略新材料研發實際上是一個產業鏈問題--上游的原料控制,下游的材料加工技術等都會影響到最終的產品性能質量,一個地方有問題就可能出現“卡脖子”現象。趙磊說,新材料研發的根本任務在于為整個工業企業服務,但當前企業缺乏應用客戶,案例以及相關技術應對大數據庫的問題。趙磊建議,企業可以借助社會力量,通過擁有大量案例及客群的專業檢測平臺,為企業的研發分析做鋪墊,檢測平臺此時也要深入客戶,不能只做裁判員,還要成為協助新材料研發企業的技術伙伴。協同企業形成產品的性能檢測,案例應用的大數據庫,輔助產品研發升級,優化產品適應市場選擇,不斷深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
創新又合法,企業需要“兩手”抓 另一方面,新材料企業還面臨核心基礎專利或專業技術掌握在國際巨頭手中的困境,在技術創新迭代過程中,如何做到既有技術改進又不侵權,仍是企業關注的重點。在肖烜看來,由于新材料專利沒有實體、無形、不可見,涉及技術秘密、技術“常規”等特點,企業在維權過程中存在維權難、確權難等痛點。基于自身工作實踐,肖烜認為,企業可以通過與研究人員配合以及基于應用場景突破壁壘。
以原研藥專利為例,其專利范圍較廣,且已將關鍵輔料、填料的含量值限定在一定數值范圍內,如果企業想在藥物領域創新迭代,將無法規避這些數據。但肖烜發現,相關藥物專利中仍存在漏洞,“因為它的實施力其實無法囊括更大的藥物范圍”。通過配合研究人員針對原研藥的每一個含量值進行實驗,得出一整套數據,發現這些數據仍有一些可規避的點。“基于專利無效策略,將數值縮小到專利無法覆蓋的范圍,從而獲得專利權。”肖烜說。
此外,核心專利雖然掌握在某一些企業手中,但應用到某一些特定領域和具體使用場景時,不一定在專利保護范圍。此時,發明專利范圍更小,如果該發明專利確實解決了應用場景當中預料不到的實際技術問題,“專利同樣有授權前景”。肖烜表示,后發企業不如先發企業具有天然專利優勢,后發企業更多在于找“漏洞”,以便尋得“反制防守”策略。“歸根結底,企業研發要腳踏實地,做好技術改進。”肖烜說,“尤其在中國這一龐大市場,各行各業仍存在許多技術瓶頸,企業需突破局限,形成更多基于應用場景進行技術改進的專利,打破核心技術壟斷局面,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由此可見,“企業不僅要在技術上加強研發,更要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及專利保護布局。”郭國中總結道,“只有‘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才能讓中國的新材料領域在未來整個產業發展中實現真正突破,攻克‘卡脖子’技術難題,更好地助推中國制造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