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壽光市大力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建設智慧校園
■“聚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實踐篇②
“借助壽光‘教育云’,學校實現了在線教研、考勤簽到、人事管理、教務系統等‘全網通’,家長只需用手機打開APP就可隨時查看學校相關信息,學校還為每個學生創建了二維碼,建立了德育電子檔案評價系統,學校越來越智能化。”近日,山東省壽光市彌水未來學校校長劉敏告訴記者,智慧校園建設在當地已初見成效。
作為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區域綜合試點單位,山東省壽光市大力推動智慧校園建設,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升級,在學習空間再造、學習方式變革、課程體系重構及組織管理轉型等方面取得了實質性效果,構建起智慧教育生態,形成了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的新發展格局。
強化投入保障
夯實智慧校園發展基礎
壽光市扎實推進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發展。僅2021年一年時間,壽光就投入4800余萬元,為學校增配觸控一體機1429臺,更新計算機3675臺,完成了70所學校校園無線網絡全覆蓋,教育城域網出口帶寬提升到10G,打造了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化校園工作、學習和生活一體化環境。目前,壽光市已實現班班配備觸控一體機,建有錄播教室83個。
“壽光市教體局開發遴選各類優質教育資源,投資1860萬元傾力打造了壽光教育云平臺,通過名師引領、網絡研討、資源應用等活動,實現教體局、教育學區、學校、教師四級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壽光市教科研中心副主任畢德亮介紹說。
疫情防控期間,壽光通過“云課堂”系統推送優質課程資源3000余節,全市20萬師生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壽光教育云平臺累計瀏覽數2009.8萬余次,平臺應用量達684.4萬次,教學應用總量364.9萬余條,上傳同步課程資源286.8萬條,實現了數字化資源人人可學、生生可用,為智慧校園的可持續發展夯實了基礎。
同時,壽光市努力打造優質創客空間。壽光市信息化教研室工作人員湯海軍介紹,壽光投資1300萬元,依托濰坊科技學院和壽光市職教中心,建設了市級創客中心和未來教育體驗中心,目前兩個中心已基本完工,涵蓋創意智造、機器人、無人機、3D打印等多個高端智能項目。教體局為每所學校提供50%的創客空間設備采購資金補貼,助力130所學校建成了創客空間,為學生信息素養提升營造了優質環境。
提升信息素養
滿足教師多元教學教研需求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實現這一理念,教師的信息素養至關重要。”壽光市信息化教研室負責人孟令東說。立足讓每個教師都能用、會用、常用信息化設備,壽光先后開展教研員、中小學校長、首席教育信息官及教師培訓400余場,制定下發智慧校園應用微課程、教學應用策略2000余個。在多層次培養培訓模式下,壽光市教育信息化隊伍實現了“領導懂”“骨干精”“教師明”,信息技術小專家“校校有”。
壽光市圣城中學校長齊永勝介紹,該校利用教育云平臺為教師量身定制培訓課程,扎實開展校本研訓活動,引導和激勵青年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突圍,主動變革教與學的方式,極大調動了教師學用信息技術的積極性。
壽光市還通過線上線下混合模式組織教師交流分享教育技術應用經驗,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過程的創新深度融合,建成“教體局響應學校”“學區居中調節”“學校響應師生”三級技術服務體系,形成了適應教學技術需求的覆蓋全體師生的響應渠道。目前,全市智慧校園平臺應用次數已突破1388.42萬次,教師常態化應用已基本普及。每年壽光市組織的信息化教學大獎賽,都會新生成精品優質課例、微課、課件資源500余件,為教師多樣化教學注入了源頭活水。
“云端”教研也是壽光智慧校園應用的一大特色。壽光市教科研中心各教研員與各學區、學校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定期開展全方位網上巡課,精準解決教師教研、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壽光各學校的線上教研同樣豐富多彩,各學校成立線上備課組,根據不同層次學生需求,精心設計學習單、任務單,把每次線上學習課打造成精品案例。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多樣化線上教研活動,讓教師交流線上教學得失,實現經驗共享,切實打破了學生的線上學習壁壘。
著眼科學發展
激發課堂育人無限潛能
在壽光一中,一堂別開生面的生物課正在進行,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在電子黑板上展示麻雀的解剖過程,真實的視覺體驗讓學生們聚精會神,課堂效率大大提升。“為彌補線下實驗室不夠、器材不足、損耗大、取材難的問題,讓教師教學更輕松、學生理解更容易,讓課堂更加多元化,我們學校引進了‘NOBOOK仿真實驗’系統。”壽光一中校長肖學軍說,“該系統帶有各類引擎算法,支持DIY,可以模擬組裝探究,讓實驗操作化抽象為直觀。”
依托智慧校園平臺,壽光積極深化課堂改革,開展多級研討活動,檢測學生學情并生成個性化報告,幫助學生實現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
針對偏遠農村學校師資短缺,開不齊課、開不好課等實際困難,壽光的城鄉同步課堂更是打通了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最后一公里”。“為了解決個別農村偏遠小學師資相對薄弱問題,我們借助‘互聯網+教育’打造了城鄉同步互動課堂,實現了城鄉課堂一體化。”壽光市小學教研室副主任范澤超說,“從本質上說,城鄉同步課堂就是通過實體課堂與在線學習相融合的方式,讓農村孩子也能享受城區優秀教師的優質課堂。”
“我們把提升學生信息素養融入學科教育教學全過程,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成長檔案,發現培養了一大批在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編程等方面有特長的學生。”壽光世紀教育集團校長吉孟國說。
近年來,壽光市學生有4000人次在省級以上信息化技能大賽中獲獎,學生的信息化素養大幅提升,育人效果不斷顯現。
創新應用模式
拓展智慧校園服務效能
智慧校園點多面廣,涉及學校教學與管理的方方面面,壽光市持續擴展智慧校園功能,在社會服務、考核評價等多方面滲透信息化理念,實現了智慧校園應用效率最優化、作用最大化。
“壽光著力打造‘教體局—學區—學校’三級互聯互通網絡,實現了區校一體化管理,各級教育部門、單位標準統一、接口統一、登錄統一,教育基礎數據庫全覆蓋,實現了數據多跑路,人員少跑腿,大大提升了管理效能。”壽光市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國峰說。
壽光市教體局還利用該市的大數據中心建設了“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平臺”,集成了教育、公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不動產、市場監管等多部門數據,實現了生源精準預測,教育資源建設超前謀劃,每年招生季,家長只需動動手指就可以完成孩子報名入學的全部手續,真正實現了“一網通辦”。
智慧校園在教師評價中的應用,也激活了農村學校教師成長的內在動力。壽光市紀臺二中校長李德全介紹,該校通過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大數據分析與評價,將教師的教齡、層級發展等模塊化分層分類管理,根據績效表現評定導師型、專家型、骨干型、勝任型教師,在管理上引領教師爭先創優,在業務上促進教師不斷研修提升。
在教學管理方面,壽光一中依托智慧校園打造的“智慧食安”平臺,實現了食材追根溯源,讓師生吃的每道菜都有出處;匯文學校的智能化安全預警系統,通過在校門口、樓宇口等學生密集區安裝圖像采集傳感器,實現重點安全管理區域的精準監測與管理,消除了安全隱患;圣城中學利用人臉識別技術、物聯網技術開發的考勤系統,將考勤數據匯總、融合整理,實現了數據的靈活上傳、下載、管理、統計等,既簡化了教師考勤的程序煩瑣問題,又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目前,智慧校園正在壽光校園的每個角落發揮重要作用。
在智慧校園多元應用驅動下,壽光市先后獲評國家級在線教育應用創新項目區域、山東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試點縣、全國網絡學習空間普及優秀區域等,智慧校園已成為推動壽光縣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新動能”。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