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國資的“十四五”發展邏輯
浙江省政府近期正式印發《浙江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這是浙江省首次發布覆蓋全省各級國有企業的五年規劃。
“十四五”期間,浙江全省國有企業將力爭資產總額、凈資產、利潤總額年均增幅不低于全省經濟增長水平,其中省屬企業資產總額、凈資產、利潤總額年均增幅均達到6%,凈資產收益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指標位于全國省(區、市)前列。
首次覆蓋全省各級國企 系統性謀劃總體發展
“十三五”以來,浙江全省國有經濟發展質量穩步提升。截至2020年底,該省國有企業資產總額20.2萬億元,營業收入2.4萬億元,利潤總額1535.8億元,其中省屬企業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達到1.6萬億元、1.14萬億元、446.2億元,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排名全國前列。全省有21家國有企業資產總額或營業收入超千億元,8家進入中國企業500強,1家進入世界500強,省屬企業混改面達77%。
浙江省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劉盛輝介紹說,此次是浙江省首次編制全省國資國企發展規劃,覆蓋了全省各級國有企業,包括省屬企業,金融、文化類及其他經營性國有資產,也包括各市屬國有企業,意在以系統性觀念謀劃國資國企總體發展思路。
在做好全省國資國企總體規劃的基礎上,浙江還同步編制了省屬國資國企發展規劃,與各市國資委編制的各市國資國企發展規劃、各省屬企業及市屬企業編制的企業發展規劃一起,形成了全省國資國企“一盤棋”的三層規劃體系。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浙江全省國有企業力爭資產總額、凈資產、利潤總額年均增幅不低于全省經濟增長水平;其中省屬企業資產總額、凈資產、利潤總額年均增幅均達到6%,凈資產收益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指標位于全國省(區、市)前列。全省將新增1-2家世界500強企業、4家中國500強企業、4-5家市值超千億元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15家左右資產總額或營業收入千億元級企業。全省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數量將達到71家。
“以往的五年規劃主要圍繞省國資委監管的省屬企業編制,浙江省本次國資國企‘十四五’規劃,充分體現了系統思維和整體視角。”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高級研究員趙春凌認為,《規劃》設定的目標體系有總括要求、也有細化舉措,各級之間層次分明、緊密配合,充分體現了“一張藍圖繪到底,全省共下‘一盤棋’”。
杭紹臺高速鳥瞰。資料照片
全面實施創新驅動 做優高能級創新平臺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創新已經成為企業發展壯大、提升全球競爭力的決定性力量。此次《規劃》中,“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被列入浙江全省國資國企發展總體戰略,足見浙江國資國企當下對于創新突破的重視與渴求。
劉盛輝表示,創新驅動是企業發展的永恒課題,特別是在當前數字經濟產業革命的大背景下,創造力建設是擺在浙江國資國企面前亟須破解的重大課題,關系到國有經濟長期健康發展。
根據《規劃》,浙江國有企業將借助資本、政策等力量,打造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如聚焦三大科創高地建設,構建國資國企系統多層次科技創新平臺體系;爭創一批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實驗室,落地一批省級實驗室,設立或并購一批海外研發中心;國有企業牽頭或參與重大科研裝置、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企業研究院等各類創新平臺建設。
對于創新發展中不可回避的“人”的問題,浙江提出,將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科研人員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機制,原則上省屬企業新設創新型項目必須以國有資本、核心員工、優勢社會資本等混合投資方式設立。同時,推進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穩妥推行競爭類企業經營班子市場化選聘等舉措。
“十四五”期間,該省計劃新增50個省級以上高能級創新平臺、10個左右有區域影響力的創新成果轉化和應用平臺,推出一批填補產業空白并實現規模化量產的自主產品或服務,形成一批創新型龍頭企業,謀劃布局一批“國之重器”“省之重器”,實施一批國內先進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重點項目,加速綠色低碳核心技術研發與推廣應用。省屬企業創新研發投入總額不低于300億元,省屬重點制造類國有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6%以上。
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牢牢守住“安全底線”
國有企業要成為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穩定器”和“壓艙石”,在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進程中,起到關鍵的引領作用。為此,《規劃》提出,浙江國資國企將圍繞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做優產品服務品質、促進區域協同發展,打造現代產業節點、消費生態節點、區域發展戰略節點,暢通資源、技術、資本、人才等各類要素在生產、流通、消費等各環節循環流動,提升國有經濟整體競爭力和服務浙江經濟發展能力。
另一方面,浙江將以海港、交通、機場、物產、能源等省屬企業和寧波、義烏等市國資為主,充分發揮全省國有企業在服務建設“一帶一路”樞紐、現代化“四港”聯動樞紐、浙江自貿區油氣全產業鏈樞紐、大宗商品儲運交易樞紐和國際貿易樞紐這“五大樞紐”中的主力軍作用。
《規劃》還提出高水平推進國際化布局,將發揮國資國企比較優勢,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協同發展,支持省市國企聯合央企、民企在基建、安保、要素交易等技術服務和鋼鐵、化工、機械設備等制造領域“抱團出海”,并積極引進海外關鍵技術、頂尖人才、上游資源等高端要素。
此外,《規劃》多處體現出“突出安全,防范風險”的底線思維。譬如,浙江在構建現代化國資產業體系中明確提出,“以能源、戰略物資、公用民生服務、文化等關系經濟社會安全和人民公共需求的重要領域為重點,發揮國有經濟在民生公益保障中的重要作用”;在實施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重大工程方面,也提及要“堅決防范風險”,完善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推進地方融資平臺市場化轉型,加強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等。
趙春凌表示,進入新發展階段,安全對于經濟發展的意義日益凸顯,國資國企理應“圖之于未萌,慮之于未有”,牢牢守住安全發展底線。浙江國資國企在發展規劃中多次強調安全問題,符合新形勢下把安全擺在發展戰略突出位置的重要意義。
浙江省機電集團所屬運達風電裝配車間里,機器人正在進行緊固變槳軸承螺栓作業。資料照片
推進數字化改革 萬億國資裝上“智治”引擎
當前,浙江全省上下正系統推進數字化改革工作,這也為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提出更高要求。“《規劃》編制過程中,我們非常重視數字化改革這項工作,明確要以數字化改革為切入口,進一步推進國資監管方式轉變、企業發展方式和管理方式轉變。”劉盛輝表示,浙江將全力打造智慧國資、智慧國企,形成智能互聯、創新迭代的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監管新體系。
浙江提出,以數字化改革撬動國資監管體制改革,構建“1+N”數字化智治系統,高水準建設全省國資國企在線監管平臺,實現對數據的智能分析、研判評價和風險預警,打造智慧型“監管大腦”。尤其是要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動態監管體系,加強對國企運行情況實時監測預警,聚焦防范企業債務風險、投資風險、法律風險、金融風險、運營風險等,及時做好重要數據收集與研判,對“三重一大”決策運行監管、大額資金動態監管、國有資產監督追責、財務、產權、投資、黨建等提供應用支持。
同時,浙江將開展國有企業數字經濟發展專項行動,并明確了省屬企業數字經濟發展目標任務,確定了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根據《規劃》,浙江國資國企將重點實施產業數字化標桿工程、數字產業化培育工程、數字化管控提升工程這“三大重點工程”,到2025年打造至少20個行業領域內具有示范效應的產業數字化項目,10個示范性強、發展潛力好的數字產業化項目和20個典型數字化管控提升項目。浙江還將推進全省國有資產交易數字化平臺、國企科技創新服務數字化平臺、供應鏈數字化集成服務平臺“三大平臺建設”。(記者 呂昂 杭州報道)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