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物流備戰消費旺季大考
今年的“雙11”電商購物節來得更早一些。10月20日20時,天貓、京東同時開啟“雙11”預售,這意味“雙11”電商購物節正式拉開序幕。同時,為包裹快遞保駕護航的郵政快遞業也將正式進入旺季。根據國家郵政局通報,2021年快遞業務旺季自11月初至2022年春節前夕,共92天。
“快遞業務旺季是電商集中促銷、消費者廣泛參與、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關鍵時期。”國家郵政局副局長陳凱表示,近年來,郵政快遞業在促進流通轉型、促進消費升級、暢通經濟循環方面的作用不斷顯現。做好快遞業務旺季服務保障工作,是助力雙循環發展格局的重要體現,也是鞏固全行業發展態勢的重要體現。
流通能力全面升級
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之下,快遞物流行業服務民生作用更加凸顯,消費者對快遞的時效性、服務體驗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分鐘級送達的物流服務漸成電商大促的標配。
“從10月20日預售活動開始,預售訂單商品已陸續到達站點,待31日20時客戶付完尾款后,我們就可以立刻派送,讓客戶體驗到分鐘級收貨。”京東物流北京小康營業部快遞員徐冬冬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說,現在他每天派件量在200單左右,大促期間預計會超過300單。
京東物流快遞終端運營部負責人鄧宏武介紹,今年“雙11”期間,京東物流通過系統算法、供應鏈計劃與多層級的庫存前置,在預售前置領域持續加碼。預計11月1日當天,全國30個省份、超200個城市的消費者,只要在京東平臺購買預售商品,都有機會體驗到分鐘級收貨。
面對即將到來的旺季,中通浙江省義烏市新科網點負責人何航濱很淡定。他所在的網點是典型的“產糧區”:發件多、派件少。預計11月1日到3日網點將迎來收件高峰,“雙11”當天的訂單量有望超百萬單。
“數據雖然很大,但我們早已做好充分準備。”何航濱告訴記者,為應對“雙11”收件高峰,網點的場地、車輛、自動化分揀設備均已全面升級,除了70多名固定收件員,20多名臨時工也已做好準備。
“近年來,我國電商物流不斷加密末端服務網絡,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的協同發展不斷加深,進一步激發了服務消費和民生市場的潛力。”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首席分析師李政波說。
農產品銷售添動力
“雙11”電商購物節期間,也是諸多特色農產品上市旺季。
“為了方便水果轉運,降低水果包裹破損率,今年9月份我們將轉運中心搬遷到了周至縣。”中通快遞陜西省武功轉運中心負責人田鎖告訴記者,周至縣是陜西省獼猴桃主產區,2016年網點在離周至縣14公里的武功縣設立了轉運中心,今年為了實現從產地直發,網點直接在周至縣租下8000平方米的庫房作為水果轉運倉,“現在獼猴桃每天的發貨量有15萬單,蘋果也超過2萬單。”
得益于農村快遞物流行業快速發展,農產品銷售額不斷提升。今年前8個月,全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673.2億件。其中,農村地區收投快件量超過280億件,帶動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銷售超過1.4萬億元。
“郵政快遞已成為日常生產生活須臾不可或缺的關鍵產業,成為刺激消費與暢通經濟的中樞性產業。”北京郵電大學郵政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國君說。
伴隨著農村電商的蓬勃發展和農村市場潛力的激活,主要快遞品牌不斷從“下鄉”向“進村”邁進。目前,農村鄉鎮郵政局所已實現全覆蓋,建制村實現100%直接通郵;98%的鄉鎮有快遞網點,一半以上的建制村實現快遞服務到村。
“郵政、快遞企業網絡覆蓋廣、末端服務深的優勢,將為農產品生產經營和銷售注入新動能,特別是對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表示,下一步,國家郵政局將會同相關單位建立工作協調機制,指導各地健全末端共同配送體系,鼓勵各類物流平臺采取多種方式合作共用末端配送網絡,在設施建設、運營維護、安全責任等方面實現有效銜接。
緊盯市場廣闊前景
當前,快遞年業務量以每年遞增100億件的速度持續高速增長。據國家郵政局預測,2021年快遞年業務量將超950億件。
近日印發的《“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預計,到2025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46萬億元,全國網上零售額達17萬億元,相關從業人數達7000萬。
電商物流銜接生產、流通和消費,是服務新經濟的“新基建”。一方面,電商物流立足國內大市場建設,推動內需和外需協調發展,提升供需適配性,推動形成內外雙向、產業鏈供應鏈相融合的物流新格局;另一方面,依托強大服務網絡,電商物流將連接全球生產者、消費者,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體系,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李政波表示,借助數字化技術賦能,電商物流將更加智慧化、智能化、便捷化,未來將成為數字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快速增長的消費市場將給電商物流提供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李政波坦言,但同質化競爭、發展不均衡等問題依然突出,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促進快遞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
在趙國君看來,未來快遞行業要杜絕低端同質化惡性競爭,要在細分市場,特別是生產領域的細分市場中加大研發與投入,使自身能更好地服務高端智造產業、新興產業、新型高端消費場景等領域。(經濟日報記者 吉蕾蕾 馮其予)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