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1年金融統計數據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的提問。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總的看,2021年的貨幣政策體現了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的要求,前瞻性、穩定性、針對性、有效性、自主性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金融指標在2020年高基數基礎上繼續保持有力增長,金融體系運行平穩,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穩固。
2022年,人民銀行將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加大跨周期調節力度,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更加主動有為,更加積極進取,注重靠前發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力度,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具體來看,人民銀行將重點圍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保持貨幣信貸總量穩定增長。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引導金融機構有力擴大信貸投放,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二是保持信貸結構穩步優化。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要積極做好“加法”,落實好支持小微企業的市場化政策工具,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信貸增長緩慢地區的信貸投放,優化結構。精準發力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力度。
三是保持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穩定銀行負債成本,促進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推動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
四是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讓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影響匯率的因素較多,匯率測不準是必然,雙向波動是常態,企業和金融機構要樹立“風險中性”理念,金融機構要積極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匯率風險管理服務,降低中小微企業匯率避險成本。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是目標,匯率可能在短期偏離均衡水平,但從中長期看,市場因素和政策因素會對匯率偏離進行糾正。
劉國強表示,當前經濟面臨三重壓力,“穩”本身就是最大的“進”。在經濟下行壓力根本緩解之前,進要服務于穩,不利于穩的政策不出臺,有利于穩的政策多出臺,做到以進促穩。簡單說,當前重點的目標是穩,政策的要求是發力。怎么發力?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說:一是充足發力,把貨幣政策工具箱開得再大一些,保持總量穩定,避免信貸塌方;二是精準發力,要致廣大而盡精微,金融部門不但要迎客上門,還要主動出擊,按照新發展理念的要求,主動找好項目,做有效的加法,優化經濟結構;三是靠前發力。現在雖然是年初,但一年的時間很短,一年之計在于春,所以我們要抓緊做事,前瞻操作,走在市場曲線的前面,及時回應市場的普遍關切,不能拖,拖久了,市場關切落空了,落空了就不關切了,不關切就“哀莫大于心死”,后面的事就難辦了,所以我們不能拖,要走在前面,及時回應市場的普遍關切。
劉國強表示,2021年我國宏觀杠桿率為272.5%,比2020年末低7.7個百分點,如果按照季度看的話,已經連續5個季度杠桿率下降。當前宏觀杠桿率持續下降,為未來金融體系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創造了空間。五個季度宏觀杠桿率下降,為未來貨幣政策創造了空間,杠桿越低空間越大。劉國強表示,預計2022年宏觀杠桿率仍然會保持基本穩定。
此外,劉國強還表示,關于準備金率。2021年,人民銀行分別于7月與12月兩次全面降準各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2.2萬億元,長期資金優化了金融機構的資金結構,體現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降準之后,當前金融機構平均存款準備金率是8.4%,這個水平已經不高了,無論是與其他發展中經濟體還是與我們歷史上的存款準備金率相比,應該說存款準備金率的水平都不高了,下一步進一步調整的空間變小了。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空間變小了但仍然還有一定的空間,我們可以根據經濟金融運行情況以及宏觀調控的需要使用。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強化跨周期調節,加大流動性投放力度,推動1月17日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和7天期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均下降了10個基點,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利率也相應下行,LPR報價行報價時綜合考慮自身資金成本、風險溢價和市場供求等因素,LPR會及時充分反映市場利率變化,引導企業貸款利率下行,有力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我們注意到近期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開始調整,市場對美聯儲加息和縮表也有較強預期,我國的宏觀經濟體量大、韌性強,應對疫情以來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沒有搞大水漫灌,而是搞好跨周期設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固,金融體系自主性和穩定性增強,人民幣匯率預期平穩,這些都有助于緩和和應對外部風險。
總的看,發達經濟體政策調整對我國影響有限。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表示,去年下半年,恒大等個別房地產企業風險顯性化,受此影響,房地產各類主體避險情緒上升,金融機構也出現了短期的應激反應。針對這一情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金融管理部門第一時間采取應對措施,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堅持法治化、市場化原則,配合廣東省政府、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做好出險企業風險化解工作。
二是指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準確把握和執行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產信貸平穩有序投放,滿足房地產市場合理融資需求。
三是出臺《關于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并購金融服務的通知》,指導金融機構以市場化方式支持風險化解和行業出清。
鄒瀾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近期房地產銷售、購地、融資等行為已逐步回歸常態,市場預期穩步改善。從數據上看,2021年末,全國房地產貸款余額52.2萬億元,同比增長7.9%,增速比9月末提高了0.3個百分點,其中四季度房地產貸款新增7734億元,同比多增2020億元,較三季度多增1578億元。
鄒瀾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按照探索新發展模式的要求,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穩妥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