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博制圖
紐約市原市長、彭博社創始人布隆伯格曾寫了本書叫《城市的品格》,主要講了關于綠色環保和氣候問題的一些故事。這本書對我有很大的啟發,我覺得人有品格,城市有品格,企業和城市一樣,也應該有自身的品格,所以我就寫了一篇文章叫《企業的品格》,提出要做有品格的企業,在保護環境、熱心公益、關心員工發展和做世界公民等方面全力以赴。
一是保護環境。在企業品格中,保護環境應放在首位。我在北新建材做過10年廠長,當時提出了生產制造的三個思路。在原料上,盡量采用工業和城市廢棄物,發展循環經濟;在生產過程中,盡量做到凈零排放;在產品的應用過程中,要保證消費者的健康。所以,北新建材的石膏板等產品都是節能綠色產品,生產過程是潔凈、安全、環保的,也保護了消費者的利益。比如,凈醛石膏板可以吸附分解空氣中的甲醛,龍牌漆的有機揮發物只有我們國家標準的1/10,一點味道都沒有,這些都是早年北新建材在環保工作上的實踐。
2002年,我來到中國建材,也把這些理念帶到了中國建材。中國建材的文化口號是“善用資源、服務建設”。這不是今天提出來的,而是20年前提出來的。我們倡導藍天行動,發表了一個藍天行動宣言。因為大家一想到建材,一想到水泥廠,就想到烏煙瘴氣、磚瓦灰砂石、粉塵等,所以如何讓生產建材的過程變得環保,從過去大家對它有看法到變成大家喜歡的行業,對我們來講是個挑戰。經過20年左右的時間,現在我們在水泥廠既看不到煙,也看不到塵,更聞不到二氧化硫和氮化物的味道。中國建材建設了很多花園中的工廠、草原上的工廠、森林中的工廠、湖邊的工廠,建設了一批綠色小鎮。
中國建材的整個生產要素是按照環境、安全、質量、技術、成本來排列的,把環境放在了第一位,而把關乎經濟利益的成本放在了最后一位。如果保護環境和賺錢發生了沖突,我們寧可關掉工廠,也要保護環境,因為環境是不可逆的。
二是熱心公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過去一些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需要幫扶,幫助這些地區的人民脫貧致富,也是企業的一項責任。例如,中國建材對河北、安徽、云南、寧夏、西藏等省和自治區的5個貧困縣進行幫扶。其中,在寧夏涇源縣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支持涇源縣建設骨料廠,通過產業收益,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在安徽石臺縣援建了多項路橋項目以及中建材華益導電膜ITO項目,簽訂了“綠色小鎮”項目及“智慧農業”“農特電商”項目框架合作協議,支持發展生態旅游、農業觀光及富硒農產品產業;在云南昭通派駐干部,利用互聯網技術成立了電商平臺“禾苞蛋”,把昭陽、永善、綏江等地貧困山區的蔬菜和土產銷往全國;中國建材還通過產業援藏,助力西藏經濟發展,造福了當地的人民群眾。
另外,企業還要在自然災害救助,關心和幫助孤兒、孤寡老人、艾滋病患者等弱勢群體方面竭盡全力。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國建材所屬企業盡最大努力參與了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方艙醫院等重大工程的援建和材料供應,提供的高精度紅外鏡頭、5.0中性硼硅藥用玻璃、陶瓷平板膜、高效玻纖過濾紙、新型發泡陶瓷隔墻板、TFT-LCD玻璃基板等10多項高科技新材料,被成功應用在抗疫一線。
過去,我們講實業救國、企業報國,國家出現困難的時刻,恰恰是企業要盡到社會責任的時刻。中國建材是疫情發生后最早復工復產的單位之一,在確保員工安全的情況下,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產。中國建材在2020年4月基本上就恢復了往年的銷量,5月超過了前一年的銷量。作為一家央企和上市公司,我們還要照顧上下游的中小微企業,確保它們能夠渡過難關。同時,我們還要多招募一些員工,給社會增加就業機會。不只是中國建材,所有的央企和上市公司都要這么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中國企業家一方面在疫情中要維持自身發展,另一方面也要有極高的社會責任感,支持全中國、全世界共同抗疫,應該說中國的企業是有大格局的。
三是關心員工發展。在企業中最寶貴的是員工,而不是機器或廠房。員工是企業的主要組成部分,有品格的企業善待員工,不只是因為競爭的需要。企業應當成為幫助員工自我實現的有效工具,注重員工的全面發展,加強員工的學習培訓,豐富員工的文化生活,關心員工的身心健康,使員工德、智、體全面發展。關心員工發展可以凝心聚力。中國建材能夠在短短數年間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建材企業,在經濟下行壓力下持續穩步發展,不斷發現、吸引、培養人才是關鍵。我們要把企業從謀生平臺變成樂生平臺,這是企業應該做好的。
四是做世界公民。“世界公民”一詞有諸多不同的解讀,企業做世界公民是套用了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里的解釋,即企業在全球化過程中,應遵守可持續發展等共同的原則。在中國企業通過“一帶一路”倡議“走出去”的過程中,我們的世界公民意識可進一步引申為遵守國際規則,遵守所在國的法律法規,尊重當地的文化習俗,重視企業的環保、安全,重視對當地員工的培訓,熱心于當地的公益事業,弘揚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等。
四大品格實際上就是我們企業社會責任的具體載體,社會責任不是抽象的,要把它變成企業的文化口號,變成企業的原則立場,變成企業追求的目標。一滴水可以映出大海的光芒,我們可以通過細微之處看到整個企業界在社會責任方面的進展。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