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作為首批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之一的廣州市,正式啟動營商環境5.0改革,并制定出臺了《廣州市建設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廣州將以“激發活力”為主線,實施40項重點改革任務、223項落實舉措、76項特色舉措,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
自2018年以來,廣州已迭代實施營商環境從1.0到4.0的改革。1.0改革聚焦行政審批領域“簡政放權”,2.0改革瞄準重點領域推進“指標攻堅”,3.0改革著力實施行政審批跨部門“流程再造”,4.0改革以“繡花功夫”全方位提升政府管理服務水平,穩步實施了428項改革舉措,連續2年在國家營商環境評價中排名前列,全部18個指標獲評全國標桿,連續2年在廣東省營商環境評價中排名第一。
持續的改革換來了一系列可觀變化:在開辦企業方面,從“4個工作日以內”升級為“6個環節0.5天辦結”;在獲得電力方面,從“低壓電報裝辦理不超過10個工作日,高壓電不超過20個工作日”,到實現“居民用戶、低壓非居民用戶無外線工程3天通電、有外線工程7天通電;高壓用戶3個環節,供電企業辦電報裝業務12個工作日內辦結”。
不斷向好的營商環境有力激發著市場主體和城市經濟活力。數據顯示,2021年,廣州市場主體突破300萬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2萬家,在穗投資世界500強企業增至330家。廣州民營經濟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商品進出口總額均超萬億元。但日漸激烈的區域經濟競爭也對廣州營商環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基于此,廣州營商環境5.0改革應運而生。廣州提出,“規定動作”要力爭走在全國前列。比如,在持續提升投資和建設便利度方面,提出社會投資項目“用地清單制”改革、分階段整合測繪測量事項、優化項目聯合驗收方式等細化舉措。又如,在此前商事改革中,廣州實現0.5天“開辦企業”。如何更進一步?廣州提出,要優化“5G智慧導辦”,為企業名稱登記、信息變更、預約銀行開戶等事項提供數字化、可視化全程導辦服務。全面推行標準化智能審批,應用企業名稱、企業住所、經營范圍“三個自主申報”,以及“人工智能+機器人”智能無人審批,實現“網購式”智慧開辦企業。
在“自選動作”方面,要爭取形成“廣州經驗”。如,充分發揮廣州作為全國唯一的知識產權綜合改革“試驗田”優勢,提出建設廣州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推動建立海外知識產權維權協作機構等一系列創新舉措,力爭充分發揮創新試點的引領作用。
在廣州市社科院城市文化研究所副所長柳立子看來,與以往的改革方案相比,這次指標痕跡反而不那么明顯。既有單點突破,如在廣州開發區打造更多差異化的特色改革舉措,也有宏觀的整體改革,有很多一攬子突破現行規定或彌補現行政策空白的創新改革。“這其實是進一步回歸到優化營商環境的本質。”柳立子說。
廣州開發區作為廣東首個營商環境改革創新試驗區,近年來在創新制度設計、優化政務服務、暢通行政審批等若干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精準發力、取得突破,工程建設審批、知識產權綜改、限時政策兌現等多項改革創新舉措在全省、全國復制推廣。
在此次《實施方案》中,《依托廣州開發區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探索更多有益經驗的工作舉措清單》專章令人關注,其提出了首批76項原創性、差異化特色改革舉措,作為推動創新試點處于引領位置、走在全國前列的“任務書”,為創新試點工作探索出更多有益經驗。
2月8日,廣州開發區攜手廣東電網廣州供電局正式推出用電營商環境改革2.0措施,包括“一個加快、兩個創新、三個提升、四個優化”十項措施,努力讓更多市場主體真切感受到用電營商環境的改善;南沙區推出了跨境電商出口退貨“合包”監管新模式、異地委托監管加配套功能模式;番禺區率先在全省推出不動產繼承一件事套餐式服務、“四品一械”許可事項通過“告知承諾制”辦理,時限壓縮分別達55%、90%……當前,廣州各區大力推動建設一流營商環境,合力推動廣州營商環境改革再上新臺階。(經濟日報記者 龐彩霞)
相關稿件